欧盟对俄原油限价措施生效,双方博弈升级
AI导读:
2022年12月5日,欧盟对俄罗斯海运出口原油实施的限价措施正式生效,旨在保障全球石油供应的同时减少俄罗斯财政收入。但此举可能引发全球石油短缺和价格上涨,双方博弈升级。
2022年12月5日,欧盟针对俄罗斯海运出口原油实施的限价措施正式生效,与此同时,七国集团与澳大利亚也联合发表声明,同意将俄罗斯海运出口原油的价格上限设定为每桶60美元。根据这一措施,一旦石油价格突破60美元的门槛,欧盟将禁止企业为俄罗斯石油提供包括保险、金融在内的相关服务。此外,欧盟还计划每两个月根据市场变化趋势,重新评估限价机制的运行状况,确保价格上限至少比俄罗斯石油市场的平均价格低5%。面对这一举措,俄罗斯方面多次重申,不会向参与该计划的国家出口石油,并警告称,限制俄罗斯海运出口原油价格将引发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对国际石油市场造成严重的冲击。
欧盟与七国集团制定并实施这一限价措施,旨在保障全球石油供应的同时,削减俄罗斯的财政收入。然而,此举若导致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通道被彻底阻断,可能会引发全球石油短缺,进而推高石油价格。
欧盟敢于对俄罗斯石油实施限价的底气何在?首先,俄罗斯作为全球重要的能源供应国,2021年石油产量稳居世界前三,其中大部分依赖出口,而欧盟作为其主要出口地区,占据了俄罗斯石油出口的重要份额。其次,欧盟在全球海上运输保险服务领域的垄断地位,成为其对俄罗斯出口石油价格进行限制的关键。国际保赔俱乐部,这个为世界上95%的远洋油轮提供保险赔付的组织,其成员大多位于欧盟,遵循限价政策。因此,当俄罗斯石油价格高于上限时,这些石油运输公司将难以获得保险,导致油轮船东可能不愿承担俄罗斯石油的远洋运输。再次,欧盟为应对断油风险,已加大油气储备,并积极寻找新的卖家。最后,欧盟认为可以依赖美国的油气供应,以弥补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但这将进一步增强美国对全球油气供应链的控制力。
然而,俄罗斯并非束手无策。尽管欧盟在海上运输保险服务领域具有垄断地位,但俄罗斯仍在探索替代运输方式,如组建专用石油运输船队等。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可以通过调整出口方向或减少产量来应对限价措施。若俄罗斯减少石油产量,将可能造成供应短缺,进而推高油价。石油作为战略物资,对其限价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可能引发反噬。
(文章来源:新京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