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周国内饰品金价攀升至逾两年高点,外盘期货黄金价格也创近5个月新高。金价上涨背后,多国央行增持黄金为重要支撑,同时投资需求也在缓慢复苏。后期金价能否延续涨势,仍需投资需求的配合。

本周,国内饰品金价持续攀升,触及逾两年来的高点。1月6日,据中国黄金投资网数据显示,周大福及周生生两家知名珠宝商的饰品金价已分别上涨至533元/克和532元/克,这一价位为2020年10月份以来的最高点。在外盘期货市场,2月份交货的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本周也表现出强劲势头,盘中最高价达到1871.3美元/盎司,创近5个月新高。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截至当地时间2023年1月5日收盘,该黄金期货主力合约累计涨幅达10.17%。

对于金价上涨的原因,银河期货贵金属研究员万一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影响金价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市场对欧美等国经济衰退的预期依然强烈;二是美联储在12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及官员讲话中提到,讨论降息仍为时过早。在这种背景下,尽管避险情绪推动金价走强,但涨幅相对平缓。

多国央行增持黄金,为金价提供重要支撑

2022年,欧美等国面临高通胀挑战,美联储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加之黄金自身基本面变化,共同影响着金价走势。自2022年10月份以来,国际金价逐步扭转跌势,呈现反弹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1月5日,美元指数报收105.04,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大幅下跌6.36%。与此同时,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自去年10月初的1670.5美元/盎司低点起,经历一个多月震荡后,随着美元指数回落而大幅上行,累计涨幅达10.17%。

万一菁进一步指出,自去年四季度以来,黄金价格筑底回升,主要得益于11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释放出的加息放缓信号。在国内市场,受汇率影响,黄金价格也呈现震荡上行趋势,但整体波动幅度小于外盘。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2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份中国增持黄金103万盎司(32.04吨),持有黄金总量达到6367万盎司(1980.36吨)。这是我国央行自2019年10月份以来首次增加黄金储备。此外,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显示,2022年三季度,各国央行共增持黄金399.3吨,是2021年三季度的4倍以上。截至2022年10月底,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共计36745.8吨。

万一菁认为,近几年各国央行购金意愿强烈,2022年增持尤为明显。在美联储加息导致其他国家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资金外流压力以及金融市场动荡风险增加的背景下,各国央行多元化配置外汇储备的诉求增强。特别是在2022年金价低位震荡之际,全球央行大举购金。预计2023年各国央行有望继续增持黄金。

2023年金价能否延续涨势?

除了各国央行购金需求持续增加外,黄金市场的投资需求也似乎正在缓慢复苏。截至2023年1月5日,全球最大的黄金ETF基金(SPDR)黄金持有量为916.77吨,较11月底增持近8.68吨。同时,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持仓报告显示,黄金短线看多情绪好转。截至2022年12月27日,黄金非商业净多头寸增加3389张至229525张,已连续四周持续增长。

库存方面,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COMEX市场黄金库存持续下降。截至2023年1月5日,COMEX黄金库存为659.91吨,处于2020年5月份以来的低位。库存的持续低位或将在中长线支撑贵金属价格。

北京黄金经济发展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跃锋表示,无论是黄金ETF基金还是投机类净多头持仓,目前均显示出多头进入的迹象,但尚未形成趋势性增加。后期金价要实现突破性上涨,仍需投资需求的配合。

多位知名投机家和投资专家也对2023年金价持乐观态度。著名的投机家道格·凯西曾预测2023年将是“黄金之年”,而华尔街资深投资家、欧洲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首席市场策略师彼得·希夫也近期表示非常看好今年的黄金市场。

黑崎资本创始合伙人陈兴文认为,有三个因素将推动2023年金价上行:一是“平衡”——黄金作为国际货币与本币的“平衡砝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各国央行或将持续增加黄金持有量;二是“安全”——2023年市场对欧美国家经济衰退的担忧将持续增加对黄金的购买意愿;三是“稳定”——黄金作为硬通货,是面对国际形势严峻考验的“避风港”。这些因素共同为2023年金价的攀升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