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基业绩飙升,红海危机成“催化剂”
AI导读:
随着中东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红海危机不断升级,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业绩飙升。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内第四次上调全年盈利预期,预计今年EBITDA将达到110亿至115亿美元。此次业绩的强劲表现,无疑为马士基在全球航运市场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随着中东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红海危机不断升级,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A.P. Møller - Mærsk A/S)的业绩也随之攀升至新高。
当地时间周一,全球贸易领航者马士基再次宣布上调全年盈利预期,这已是其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内第四次做出此类调整。此次上调的理由是红海危机导致的供应链中断,进而引发了需求激增和运费飙升。马士基预计,今年其基础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将达到110亿至115亿美元,这一数字较之前预测的90亿至110亿美元有了显著提升,同时也远高于市场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01亿美元。
作为全球航运业的佼佼者,马士基控制着全球约六分之一的集装箱运输市场。自红海冲突爆发以来,其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远超预期,导致马士基在今年5月、6月和8月已三次上调了2024年的利润预测。此次再次上调盈利预期,进一步凸显了马士基在全球航运市场中的强劲实力和敏锐洞察力。
自去年年底以来,胡塞武装的袭击迫使大量集装箱船改变航线,绕行非洲南部的好望角。这一变化不仅吸纳了集装箱行业的部分过剩产能,还有助于提振集装箱运价。马士基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将于2025年开始与赫伯罗特公司(Hapag-Lloyd AG)开展船舶共享合作,共同航行至非洲南部。这一举措表明,两家航运巨头均预计红海地区的安全状况将持续紧张至明年。
马士基还预测,今年全球集装箱需求增幅将达到6%,达到此前预计的4%-6%区间上限。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其美股存托凭证(ADR)周一涨幅一度高达7%,尽管随后有所回落。此外,马士基还公布了截至9月份的第三季度财务数据,其营收达到158亿美元,未经审计的初步数据显示,三季度EBITDA为48亿美元,远高于分析师预期的36.3亿美元;三季度基础息税前利润(EBIT)为33亿美元,同样超过分析师预期的22.9亿美元。
马士基将于10月31日正式公布第三季度的详细业绩报告,届时投资者将能更全面地了解其业绩表现和未来发展前景。此次业绩的强劲表现,无疑为马士基在全球航运市场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