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鹰派发言引发全球央行紧缩担忧
AI导读: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表示必须继续加息,导致美股和风险资产受挫。全球央行面临高通胀和货币贬值压力,不敢轻易转向鸽派立场,引发市场担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上周五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发表了鹰派立场演讲,明确表示美联储必须持续加息并保持高利率水平,直至确信通胀得到有效控制。此番言论对美股和风险资产造成了严重打击,市场情绪在周一亚洲时段早盘依然未见回暖。鲍威尔无疑是此次年会上最为瞩目的焦点人物。
然而,仅仅关注鲍威尔可能忽略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若美联储迟迟不转向鸽派立场,全球其他央行谁敢轻易冒此大不韪?这已成为全球投资者亟待解答的严肃话题。
美联储并非本轮全球主要经济体紧缩周期中的先行者,其加息行动较一些抢跑的央行晚了大半年。然而,由于美元大幅升值及全球能源危机引发的高通胀持续蔓延,那些早于美联储行动的央行如今或多或少陷入了困境。它们的加息空间日益有限,而在美联储尚未转向之际,这些在汇率和通胀方面更为脆弱的央行,又怎敢轻易掉头?
美联储似乎正将全球绝大多数央行一同绑在其尚未看到紧缩之路终点的“战车”上。韩国央行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韩国央行必须继续提高利率直至通胀率下降,并无奈地承认韩国央行很可能无法在美联储转向之前停止紧缩政策。这一表态打消了韩国央行可能成为最先转向宽松的主要央行之一的猜测。
作为亚洲第四大经济体,韩国一直是全球货币紧缩阵营的“急先锋”。然而,在美联储激进加息政策的推动下,强势美元加剧了包括韩国在内的全球许多开放型经济体的通胀。韩元年内表现疲软,兑美元累计下跌约11%。李昌镛坦言:“我们现在独立于政府管辖,但我们不独立于美联储。”
事实上,一旦美联储继续以高于平常水平的幅度加息,韩元面临的贬值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尽管韩国央行较早开启了本轮加息周期,但美联储已缩小了美韩借贷成本差距。对于贸易依赖型经济体而言,汇率波动本身就是央行的主要关切点。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各国央行官员在描述抗击物价上涨的斗争时,均表达了类似的担忧。
欧洲央行执委Isabel Schnabel敦促同事们采取坚决行动抗击通胀,欧洲通胀率已接近10%。MacroPolicy Perspectives LLC总裁Julia Coronado表示,各国央行决策者们对未来的道路发出了清醒的信息,即便面临衰退风险,也需以相当稳定的方式加息。显然,无论是早于美联储踏入紧缩周期的韩国央行,还是晚于美联储加息的欧洲央行,其表态均预示着若美联储不敢转向鸽派,这些面临高通胀和货币贬值双重压力的央行更不敢轻易行动。
这一幕对全球市场意味着什么?从上周五美国市场和周一亚洲市场的大跌行情中,或许已找到答案……(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