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对比了美股“七巨头”与A股科技公司的市值和成交额,指出美国科技股凭借强大的基本面实力成为全球资金追逐的对象,而A股科技公司则需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领域加强实力提升。

众多投资者对美股市场中的“七巨头”表现出浓厚兴趣,尤其是英伟达和微软,这两家公司不断刷新股价和市值新高,已成为全球资本竞相追逐的明星股。

截至周四晚间,微软、苹果、英伟达、亚马逊、Alphabet(谷歌母公司)、Meta和特斯拉这七大科技巨头的总市值已突破13万亿美元大关,折合人民币接近95万亿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沪深A股的总市值。尽管这些科技巨头的市值庞大,但它们仍然是活跃资金热衷交易的对象。英伟达长期占据美股成交额榜首,其股价正奋力冲击800美元大关,日成交金额高达400亿美元左右。特斯拉则长期位居成交额前三,日成交额在200亿至250亿美元之间。其他如超微电脑、谷歌、苹果的日成交量也稳定在100亿美元左右。美国股市日成交前十的总额约为1200亿美元,与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的日成交额基本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股市的资金来源广泛,流动性强,而A股市场受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等因素限制,资金相对有限。因此,简单地将两者进行横向对比可能略显牵强。然而,从市值和成交活跃度来看,这种对比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资本的角度来看,这些科技巨头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市值和成交额,离不开其强大的基本面实力。英伟达作为受益AIGC的公司,其2024财年四季度收入达到221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265%,整个2024财年收入增长126%,每股收益更是高达12.96美元。而微软这家老牌IT企业则借助云计算重回美股市值榜首,其最新季度营收达到620.2亿美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218.7亿美元,同比增长33%。微软智能云业务收入也实现了20%的增长。

美国科技股能够成为市值排头兵,离不开其强大的基本面实力。英伟达的股价在2023年涨幅高达240%,与其最新季度业绩增速265%完美契合。微软则凭借33%的净利润增速和约36倍的动态估值,展现了其稳健的盈利能力。相比之下,“掉队”的惠普虽然营收总量依然惊人,达到537.18亿美元,但其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仅为4.18%,估值也仅有8倍。

相比之下,A股市场中的大市值科技公司却显得凤毛麟角。这主要是由于部分科技公司的营收体量较小、业绩增速不佳或科技含量相对较低。例如,央企AI服务器龙头中科曙光,其2023年营业收入仅为143.54亿元,换算成美元仅为20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速也仅有10.35%。而AI芯片上市公司寒武纪则预计2023年营收仅为7亿元左右,亏损却高达9亿元左右。这些公司的成长性和营收体量与美国科技巨头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为了让A股市场的科技上市公司有信心提升股价和市值,需要脚踏实地地加强基本面实力。目前,真正能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领域展现中国速度的除了未上市的华为外,还有三大运营商,特别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中国移动在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就达到7755.60亿元,归母净利润1055.06亿元。在算力建设方面,中国移动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成就为中国移动A股股价的近期新高提供了有力支撑。

虽然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要摆脱服务型科技企业的身份还面临一定困难,但它们已经在逐步加大研发力度。中国移动在2022年的研发投入达到217亿元,同比增长17%;中国电信在2023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也同比增长了27.2%。此外,运营商作为渠道和市场的关键枢纽,在促进上游核心技术设备攻关和下游市场生态环境应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利用自己的资本优势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完善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力争在全球前沿科技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图片信息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