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推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AI导读:
近年来,外资机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多家外资券商获得核准设立证券公司并开展多项业务。外资机构的加入将推动本土券商提升服务质量,助力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同时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提升资本市场稳定性和韧性。
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步伐加快,众多外资机构纷纷瞄准中国市场,积极布局以寻求新的增长点。1月17日,城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的设立申请材料正式被中国证监会接收,标志着其在中国市场的布局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日,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的首个分支机构也顺利获得批准开始运营,进一步加深了其在中国的业务布局。
自2024年以来,外资机构布局中国市场的速度明显加快。多家外资机构已经获得在中国设立证券公司的核准,并陆续取得了多项业务资质。与此同时,瑞穗证券(中国)有限公司、花旗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等外资券商也正积极申请设立,以期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外资机构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城堡证券,作为一家面向全球市场的知名做市商,自2002年成立以来,其业务范围已广泛覆盖固定收益类和股票类产品。近年来,该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不断加大,2023年更是获得了中国证监会核准的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城堡证券中国区总经理汤晓东曾公开表示,公司一直长期看好中国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市场的规模和潜力均不容忽视。
渣打证券也在积极布局中国市场。1月17日,渣打证券上海分公司获得《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正式获准开展证券经纪、证券承销(限承揽)以及证券资产管理(限承揽)等业务。渣打集团大中华及北亚区金融市场及战略客户主管曾继志表示,通过设立分公司,渣打证券将进一步优化服务客户的能力,拓展新的业务机遇,为渣打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深耕细作创造更多协同效应和战略价值。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朱克力分析指出,外资券商近年来积极在华拓展业务,得益于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为外资券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随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对多元化、专业化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外资券商积极拓展业务边界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进展。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汇丰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法巴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等多家外资券商相继获得核准,开展多项创新业务。截至去年10月底,已有25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获批,5家外资银行在华子行获得基金托管资格,35家外商独资或合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在中基协备案。
截至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已有4家外资独资券商,分别是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高盛中国、渣打证券和法巴证券。从整体实力来看,外资券商在中国市场的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为行业带来了新的竞争格局。
朱克力进一步分析称,外资机构的加入将推动本土券商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助力行业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服务升级。同时,外资机构来华展业有助于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丰富投资资金来源,提升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和韧性。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及链接信息保持不变)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