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年伊始,金砖合作机制迎来新发展机遇,多个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印度尼西亚正式加入金砖合作机制,金砖国家经济合作前景广阔,将助力“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新年伊始,金砖合作机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月1日,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古巴、玻利维亚、乌干达等多个国家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紧接着,1月6日,印度尼西亚正式加入金砖合作机制,标志着金砖国家首次扩展至东南亚地区。1月16日,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对此表示高度荣幸,并感谢中方的大力支持,期待与中方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上的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指出,金砖国家首次扩展到东南亚,不仅体现了区域的拓展,更是开放主义的生动诠释,也是推进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创新实践。金砖国家在经济合作方面前景广阔,这些国家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未来在金融合作、数字经济合作、绿色发展合作、投资合作以及产业合作等多个领域都将取得显著成效。

印度尼西亚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首倡之地,近年来与中国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两国在基础设施、制造业、产业园区、能源矿业、农渔业以及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一批标志性工程和民生项目相继落地。特别是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以及蓝色经济等新兴领域,两国合作更是方兴未艾。

随着印度尼西亚的加入,金砖合作机制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新兴经济体对加入金砖合作机制的兴趣也日益浓厚。金砖“朋友圈”的不断扩大,不仅反映了金砖合作机制的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也体现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以及发展中国家完善全球治理的强烈意愿。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吸引力源于多个方面。首先,金砖合作机制本身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能够吸引大量国家加入。其次,这是世界多极化的体现,许多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加入金砖合作机制来施展抱负。此外,金砖国家展现出来的开放主义、多边主义以及人文主义精神也吸引了全球各国的加入。最后,“全球南方”国家团结一致,希望通过金砖国家来凝聚力量,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中国银行研究院章凯莉分析称,印度尼西亚与其他金砖国家合作具备良好基础。2023年,印度尼西亚与金砖国家的双边贸易规模达到1732.9亿美元,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36.1%。其中,中国作为印度尼西亚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两国经济结构高度互补,在多个领域都存在着广泛的合作机会。

印度尼西亚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与金砖合作机制也能有效对接。普拉博沃总统承诺延续前任政府的政策方向,将能源、绿色经济、蓝色经济以及数字经济发展作为重点,这与金砖合作机制的重点领域高度契合。作为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印度尼西亚的加入将进一步夯实金砖合作机制的经济合作基础,并辐射东南亚地区,增强金砖国家的代表性。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之际,金砖合作机制成为了多边主义的一抹亮色。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金砖合作机制诞生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历史大潮中,符合国际社会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以及完善全球治理的期待。成立近20年来,金砖国家已经发展成为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以及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力量。

未来,金砖合作机制将助力“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合作。章凯莉指出,当前国际政经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金砖国家命运与共,为实现共同发展和长治久安,进一步深化经济协作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在传统领域如矿产、能源、农业、基建等方面,金砖国家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在新兴产业领域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方面,金砖国家也可以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力度。

随着“全球南方”国家的崛起,金砖合作机制应充分发挥其引领和塑造全球格局的效能。巴西将在2025年担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并围绕加强“全球南方”合作和推进全球治理改革两大主线开展工作。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大金砖合作”,推动金砖国家在自由贸易、投资流动、能源合作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同时,在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金融体系改革与创新、技术创新与数字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与扶贫等多个领域也将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

展望未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国际机构的改革,实现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续的全球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