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SpaceX的“星舰”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进行了第七次试飞,火箭第二级飞船升空后不久失联并解体,但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成功回收。此次试飞虽遭遇失败,但部分成功和技术升级仍引发关注。

当地时间1月16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Starship)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发射基地进行了备受瞩目的第七次试飞。

此次试飞承载着“星舰”朝商业化运营迈出的重要期望,然而,火箭的第二级飞船在升空后不久便与地面失联,并在上升燃烧过程中发生了非计划性解体。尽管如此,试飞仍取得了部分成功:火箭的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在完成飞行任务后,成功通过机械发射塔臂的“空中捕获”技术实现了回收,这一复杂工程技术被视为SpaceX追求火箭完全重复使用的关键突破。

星舰飞船试飞遇挫,马斯克乐观以对

试飞于当地时间16日下午4时37分(北京时间17日凌晨6时37分)启动,发射画面显示,“星舰”从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海滩的Starbase发射场顺利升空。原计划中,“星舰”将尝试接近轨道速度,释放10颗模拟卫星,并进行一系列再入和回收实验。然而,在飞行不到8分半钟后,火箭的第二级飞船与地面团队失去联系,并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快速的非计划性解体。

SpaceX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对此进行了回应:“星际飞船在上升燃烧过程中经历了快速的意外解体。团队将继续审查今天的飞行测试数据,以更好地了解根本原因。此次飞行将帮助我们提高星舰的可靠性。”

(来源:SpaceX社媒)

特斯拉CEO、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事故后发帖称:“成功是不确定的,但娱乐是有保证的。”他发布了一张飞船解体后部分碎片如流星般落下的照片,并表示改进版的“星舰”和助推器已经准备就绪,等待未来的发射。

(来源:马斯克社媒)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对此次试飞中的“异常现象”表示关注,并正在评估此次事件。

尽管飞船失联并解体,但火箭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的成功回收仍被视为SpaceX在可重复使用火箭领域的重要进展。此次“星舰”试飞虽遭遇失败,但这符合SpaceX一贯的“飞行—失败—改进”的工程理念。

SpaceX技术持续升级,迎接未来挑战

据SpaceX官网介绍,为应对技术挑战,SpaceX对“星舰”进行了多项升级,包括推进系统的重新设计、飞行计算机的性能提升以及热防护系统的改进。火箭的推进剂体积增加了25%,燃料输送和发动机控制模块也得到了改进。飞行计算机新增了冗余设计,以支持更复杂的任务。此外,火箭上安装的摄像头数量增至30余个,为工程团队提供了更丰富的实时数据。

此次试飞原计划测试“星舰”的首个有效载荷部署能力,即携带10颗模拟卫星验证未来用于发射新一代Starlink卫星的技术基础。然而,由于飞船在任务过程中解体,这一实验未能完成。

根据SpaceX的规划,今年将是“星舰”项目的关键转折年。公司计划在未来几次试飞中实现火箭全系统的重复使用,并开展更具挑战的任务,如将货物和人员送往月球和火星。为了提高可靠性,SpaceX将继续引入更多设计改进,并通过多次试飞持续优化硬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