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舰2.0试飞遇挫,但数据收集仍具价值
AI导读:
SpaceX星舰2.0在得克萨斯州进行第七次试飞,一级助推器成功回收,但二级飞船升空后失联。马斯克回应称将增加灭火装置和通风面积,同时强调收集的数据对SpaceX仍具宝贵价值。
当地时间16日下午,SpaceX的最新一代星舰在得克萨斯州的专属发射场迎来了其第七次试飞,这也是继第一代星舰“退役”后,第二代星舰的首次公开亮相。在这次备受瞩目的试飞中,星舰2.0版本的一级超重型助推器成功实现了“筷子夹火箭”式的精准回收,然而遗憾的是,二级飞船在升空后不久便与地面控制团队失去了联系。
据SpaceX创始人马斯克的最新回应,初步分析显示,飞船发动机防火墙上方的空腔中发生了严重的氧气/燃料泄漏,泄漏量之大,以至于超过了通风口的处理能力。马斯克透露,SpaceX将不仅重新检查泄漏点,还计划在该区域增设灭火装置,并可能扩大通风面积,以增强安全性能。同时,他强调,目前尚无迹象表明下一次发射将被推迟至下个月之后。
SpaceX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声明称,飞船在上升燃烧阶段发生了意外的快速解体。尽管遭遇了挫折,SpaceX团队表示,他们将继续深入分析此次飞行测试的数据,以期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坚信通过这些测试,能够不断提升星舰的可靠性。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以幽默的方式回应了此次失败:“成功并非必然,但娱乐效果却是满满的。”他同时透露,改进后的飞船和助推器已经准备就绪,随时等待下一次发射。
值得注意的是,星舰的本次发射已经历了多次推迟。最初计划的发射日期为当地时间1月10日,随后因各种原因两次推迟至1月13日和1月15日,最终才定于16日进行。
对此,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火箭发射的多次推迟在业界并不罕见,这往往与风速、风向、温度等天气条件密切相关。他解释说,地面和高空的天气条件综合影响着发射窗口的选择。
记者观察到,星舰2.0版本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显著的升级。与前代相比,星舰2.0的前翼尺寸明显减小,同时前翼的隔热瓦和底部机械结构也进行了优化。在推进系统方面,星舰2.0能够携带的推进剂体积有所增加,这预示着它可能具备更长的工作时间。
本次发射的另一个重要看点是,星舰2.0将首次搭载有效荷载,展示其卫星部署能力。据屈放介绍,星舰2.0此次携带了10颗星链模拟卫星,这一部署将有助于进一步测试和完善星舰的商业化能力。
尽管在发射过程中遭遇了意外,但屈放认为,对于SpaceX来说,收集到的实际数据仍然是宝贵的资源。他强调,这符合SpaceX一贯以来的“多发多试,错了就改”的策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