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连续第二日全面下跌,市场对美联储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攀升。同时,美国12月核心CPI同比涨幅6个月来首次回落,进一步强化了降息预期。此外,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若数据持续表现良好,上半年降息可能性大增。

新华财经北京1月17日电 近期,美国国债市场波动引发广泛关注。截至周四(1月16日)纽约市场收盘,美国国债收益率连续第二日全面走低。具体来看,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滑4.67个基点,最终报收于4.6064%;而2年期美债收益率亦下跌2.95个基点,至4.2364%。其余期限的美债收益率普遍下跌超过3个基点,期限利差进一步压缩。此番美债收益率的全面下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联储官员释放的鸽派信号,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于未来降息的预期。

回顾周三(1月15日)的市场表现,受美国12月核心CPI同比涨幅6个月来首次回落的影响,市场对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显著增强,导致美债收益率当日全面下跌超过10个基点。数据显示,美国12月CPI同比上涨2.9%,符合预期;而核心CPI同比上涨3.2%,略低于市场预期及前值3.3%。

针对这一数据表现,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于16日发表评论称,“若此类数据持续出现,上半年降息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他还补充道,3月份降息的可能性并未完全排除。沃勒进一步预测,若通胀控制取得显著进展,美联储或将在2025年实施三到四次每次25个基点的降息操作。然而,若经济数据不佳,通胀黏性较大,则2025年的降息次数可能减少至两次甚至一次。目前看来,通胀正朝着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回落,而2024年所表现出的通胀黏性预计将逐渐消散。

此外,美国商务部当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2月份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4%,虽略低于市场预期的0.5%,但前一个月的环比涨幅从0.7%上调至0.8%,显示出美国经济仍具一定韧性。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所有图片及链接均保持原样,未做任何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