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关系承前启后,共谋发展新篇章
AI导读:
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通话,为中欧关系发展指明方向。双方保持战略沟通,扩大开放合作,推动中欧关系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中欧经贸合作优势互补,双方企业持续加码投资对方市场,共同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进行了通话,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与新一届欧盟机构领导人接触。此次通话被视为中欧关系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上的重要战略沟通,为双方未来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合作的重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欧双方保持战略沟通,坚定伙伴认知,致力于扩大开放合作,维护多边主义,这不仅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将为推动中欧关系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以及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更大贡献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通话充分展现了中欧双方相向而行的积极愿望。去年,习近平主席对欧洲进行了历史性访问,多位欧洲领导人亦访华,双方高层持续深入战略沟通,以长远和战略眼光看待彼此关系。通话中,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对欧盟充满信心,希望欧盟也能成为中方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科斯塔亦积极响应,表示欧方愿与中方一道,加强对话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强化伙伴关系。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重要时刻,双方领导人的战略沟通发出了增进互信、加强合作的积极信号,为中欧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中欧双方相向而行有着坚实广泛的共同利益基础。中欧经贸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双方均为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维护者,已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中国和欧盟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贸易往来频繁,双方企业持续加大在对方市场的投资。中欧班列的累计开行已突破10万列,成为连接亚欧贸易的“黄金通道”。此外,中国和法国在金融、航空航天、民用核能等领域推进联合研发和创新,中国和挪威在绿色转型方面达成合作共识,西班牙政府亦与中国企业签署氢能合作协议……中欧合作不断开辟新空间,互利共赢的蛋糕越做越大,不仅造福双方人民,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当前,中国正坚持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欧合作迎来新的机遇。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不断提升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这一系列务实举措为中欧增进交流、深化合作注入了新活力。欧洲业界掀起一股“来华潮”,众多跨国公司高管纷纷来华考察工厂、洽谈合作。奔驰、宝马等欧洲企业均表示,中国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增强了欧洲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中国贸促会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超41%的受访欧洲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前景“好”,环比上升14.17个百分点;约48%的受访欧洲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吸引力“上升”,环比提高5.42个百分点。
中欧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50年来,中欧关系不仅助力了各自的发展,也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气候变化等挑战日益严峻,中欧关系的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更加凸显。中欧关系的发展历程表明,只要双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坦诚对话,就能推动合作、办成大事。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欧更应秉持建交初心,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坚持伙伴关系定位。中欧扩大合作共识、坚持互利共赢,不仅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将为维护自由贸易、捍卫多边主义、应对全球挑战凝聚强大合力。
中欧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也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是相互成就的伙伴。这既是中欧关系发展的历史昭示,也是中欧各界的主流共识。面向未来,中欧应总结双方关系发展的经验,共同维护好中欧关系的政治基础,推动中欧关系向好、向前发展,为中欧人民带来更大福祉,为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文章来源:新华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