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国12月核心CPI超预期回落,整体通胀压力平稳,市场对美国经济及降息预期回暖,推动金价大幅走高。中金公司认为当前黄金价格未高估,美元体系信誉下降是黄金价值上升的关键原因。中国央行连续增持黄金为市场带来信心,预计金价未来有望升至3300美元/盎司。

近期,美国12月的核心CPI数据超预期回落,整体通胀压力维持平稳状态,这一积极信号不仅提振了市场对美国经济的预期,还显著增强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受此影响,金价出现显著上涨,16日现货黄金成功站上2700美元/盎司的关口,这是自一个多月以来的首次突破,日内涨幅达到0.14%。

详细数据显示,美国12月的CPI同比增速为2.9%,符合预期,并高于前值的2.7%,连续三个月呈现反弹态势;而核心CPI同比增速为3.2%,虽然略低于预期和前值的3.3%,但仍显示出通胀压力正在逐步缓解。这一趋势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未来降息次数的预期,利率期货市场所隐含的2025年美联储降息次数已从1.2次上调至1.6次,即市场预期从仅降息1次转变为大概率降息2次。在此背景下,美元指数出现回落,而黄金价格则延续涨势。纽约黄金主力期货在15日收涨1.39%,报价达到2719.70美元/盎司,一度突破2720美元的重要关口。

中金公司在其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指出,从长期来看,当前的黄金价格并未出现明显高估。黄金价值的上升一方面反映了美元体系信誉的下降,而美国债务的失衡正是导致美元信誉下降的关键因素。此外,央行增加黄金购买量也是美元体系信誉下降的直接结果。因此,美国债务状况与央行的黄金购买行为成为了影响黄金价格长期走势的关键变量。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中国的黄金储备达到了1913.4亿美元,共计7329万盎司,这是连续第二个月扩大黄金储备规模。国金期货的分析指出,中国央行已经连续两个月持续增持黄金,其中11月和12月分别增持了4.98吨和10.26吨。而从更早前的2022年11月开始,央行曾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直至2024年4月暂停,但又在2024年11月重新开始增持。

国金期货认为,中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行为为黄金市场带来了巨大的信心。除了中国央行外,一些发展中国家央行和发达国家央行也在增持黄金。央行购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冲国际局势的不稳定性,稳定本国经济和金融环境,并实现本国资产的多元化配置。

基于上述分析,中金公司预计,在亚洲央行需要补充大量黄金储备的背景下,以及特朗普上台后全球形势的复杂性和美元体系信誉的下降,央行购金的速度至少将保持现状,即每年约1000吨左右。此外,考虑到美国财政赤字在未来10年内将增加约7.5万亿美元,如果特朗普的政策不会导致通胀失控,并假设CPI稳定在3%的水平,那么金价在未来十年内有望升至3300美元/盎司。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也指出,从中长期维度来看,黄金和美元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背离”特征。美元指数的走势对金价的影响正在减弱,不再构成决定性因素。在当前全球经济多极化和逆全球化演变的过程中,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性地位开始受到挑战,而黄金则正逐步独立于美元体系之外,成为不确定性时期的重要定价“锚”。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图片及链接信息已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