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野汽车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发动机数据造假丑闻持续发酵
AI导读:
日野汽车公司宣布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解决有关发动机排放认证测试和性能问题的刑事调查。日野已认罪并支付高额罚款。该事件源于2022年曝光的柴油发动机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数据造假丑闻,影响近64万辆汽车。丰田因此将日野逐出商用车合作项目。
2024年1月16日,日本汽车制造商日野汽车公司(Hino Motors)正式对外宣布,其与美国司法部已达成一项重要的法律协议,该协议旨在解决自2022年起针对日野在美国市场发动机排放认证测试和性能问题所发起的刑事调查。这一决定标志着双方长达数月的谈判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
根据协议条款,日野汽车已明确表示认罪,并同意支付总额高达5.2176亿美元的刑事处罚金,此外还需承担4.425亿美元的民事罚款,以及额外的2.365亿美元民事罚款和其他相关费用。这一系列处罚无疑对日野的财务状况构成了重大压力。
作为全球汽车行业巨头丰田公司的商用车制造子公司,日野汽车在2022年3月曾公开承认,其在日本本土生产的部分汽车柴油发动机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数据存在伪造行为。据统计,截至2022年2月,日野已售出超过11.5万辆涉及伪造数据的卡车和公交车,这一丑闻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
然而,事态的发展并未止步于此。随着调查的深入,日野汽车数据造假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大中型卡车存在问题,连小型卡车也被发现存在违规行为。这一发现直接导致日野面向日本国内的卡车几乎无法出货,企业声誉严重受损。
2022年8月2日,日野汽车发布消息称,其数据造假行为至少可以追溯到2003年,并公布了调查委员会对违规原因的分析报告。随后在8月22日,日野再次宣布,其小型卡车“日野Dutro”的发动机测试中也发现了违规行为,涉及2019年以后销售的7.6万辆车。至此,这场数据造假丑闻的影响范围已扩大至近64万辆汽车,是最初披露数字的5倍多。
随着日野汽车发动机数据造假丑闻的持续发酵,丰田汽车公司不得不宣布将日野逐出由丰田主导的商用车合作项目。此前,丰田、日野和五十铃汽车于2021年4月共同成立了合资企业商业合作技术公司(CJPT),旨在推动商用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然而,日野的丑闻无疑给这一合作蒙上了阴影。铃木汽车和大发工业虽然于同年7月加入该合作项目,但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此外,这场丑闻还导致日野汽车多名高管引咎辞职。其中,3名董事在2022年10月宣布离职,而总裁小木曾聪则在被扣除部分薪酬后继续留任,但其在公司的地位和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