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特朗普即将上任的经济团队正探讨逐步提高关税的策略,利用IEEPA制定分级关税计划。此举引发市场担忧,标普500指数曾一度下跌,投资者抛售美国国债。研究显示,若特朗普实施关税政策,美国进出口将大幅下降,全球贸易占比或降低,同时通胀风险加剧。

距离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正式上任仅剩一周,关于特朗普2.0时代关税政策的具体形式,市场讨论愈发激烈。

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即将上任的经济团队正探讨一种逐步提高关税的策略,他们考虑利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赋予的行政权力,制定一个分级关税计划,预计每月关税将上调2%至5%。

然而,这一计划仍处于早期讨论阶段,尚未正式提交给特朗普审阅。

IEEPA与关税策略的多样性

参与制定该关税计划的顾问包括美国财政部长提名人贝森特(Scott Bessent)、即将出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的哈塞特(Kevin Hassett)以及被提名领导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的米兰(Stephen Miran)。

通常情况下,美方在施加关税前需进行类似“301”调查等程序,关税政策的实施需经历一段时间。但如通过宣布国家经济紧急状态,并依据IEEPA制定关税计划,则美国总统可单方面管理进口,无需进行“301”等调查,关税落地时间将大大提前。这也是IEEPA频繁被提及的重要原因。

此前,已有四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团队正在考虑宣布国家经济紧急状态,为征收更广泛的关税提供法律依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认为,特朗普上任后采取加税措施最可能依据的是1977年的IEEPA。从当前美国国内政治形势看,特朗普使用该法采取关税措施面临的法律挑战不会太大。

崔凡指出,IEEPA与《国家紧急状态法》相关联,总统在援引IEEPA前需宣布紧急状态,该状态每年需经国会评估以决定是否延续。尽管IEEPA旨在规范和限制总统在《对敌贸易法》下的权力,但它仍赋予总统在紧急状态下广泛的权力。

他进一步解释,该法案授权总统在紧急状态下采取停止交易、冻结财产等措施,成为美国经济制裁的法律依据之一。截至目前,总统已在该法案下采取了70项行动,其中40项仍在生效。

特朗普团队在上一任期也曾提及IEEPA。当时,特朗普威胁要对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若墨西哥不采取行动减少非法移民数量,关税将逐月提高至25%。然而,在墨西哥官员与美国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后,该关税威胁并未实施。

目前,特朗普团队对有关IEEPA的消息未予过多评论。

自2024年11月赢得大选以来,关于特朗普将如何积极实施关税的报道层出不穷。此前有消息称特朗普团队在考虑更有针对性的关税方案,但特朗普本人在社交媒体上辟谣,称这是假新闻。

关税或加剧美国通胀压力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令投资者和企业深感担忧。

当地时间13日,标普500指数一度跌破特朗普当选前的收盘价,但随后在晚间反弹。

同时,投资者近期一直在抛售美国国债,因担忧通胀居高不下,部分原因正是新的关税政策可能给股市和整体经济带来不利影响。贸易冲突也将加剧美联储的调控难度,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被视为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若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措施,还可能引发通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10日表示,关税威胁已推高全球长期借款成本。

她指出,即将上任的美国政府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加全球经济的阻力,这已通过提高长期利率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来。尽管短期利率下降,但这种情况仍在持续,形成了一种“非常不寻常”的组合。

彭博行业研究经济学家库森(Maeva Cousin)团队在报告中称,对特朗普而言,“关税”是他字典中最美的词。从竞选时的提议中可以看出,他有意将关税作为重返白宫后经济政策的关键部分。

库森团队利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计算般均衡模型分析了特朗普的提议可能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特朗普的提议可能使美国平均关税回到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无论贸易伙伴是否报复,美国的进出口都将大幅下降。

研究显示,若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商品征收20%的关税,且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措施,到2028年,美国的商品进口和出口将分别下降54%和60%,可能降低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

同时,模型预测到2028年,美国进出口在全球商品贸易中的占比可能从当前的约20%降至10%左右。

在提高关税对美国经济的滞胀风险方面,库森团队进行了多重情景预测。模型显示,上调关税会推高商品价格,增加通胀上行风险,但总体影响取决于关税转嫁给消费者的程度以及工资谈判能力,进而产生通胀二次效应并强化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在需求受到抑制的情况下,转嫁和二次效应可能较为有限,若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措施,这种情况更有可能发生。

此外,关税冲击对经济的影响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压力。模型显示,并非所有行业都会受到同等影响。纺织和汽车等严重依赖进口的制造行业可能受益,而受国外竞争影响较小的行业,主要是服务业,将受到冲击。若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措施,出口导向行业如农业和飞机制造业也将遭受重创。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