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中资企业在美股市场表现强劲,正业生物和因立夫等企业成功上市,2024年赴美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实现突破性增长,主要由明星企业引领。但中资企业也面临股价破发、监管政策复杂等挑战,纳斯达克新规对中小型企业构成严峻挑战。尽管如此,中资企业赴美上市趋势仍在持续升温。

踏入2025年,中资企业在美股市场的表现再次成为市场焦点。1月7日,兽用疫苗供应商正业生物成功登陆美股市场,上市首日股价便飙升21.50%;而机械臂生产商因立夫也于1月2日在美国成功上市,两个交易日股价累计涨幅超过43%。此外,加绩科技、中毅资本、道元集团等企业也相继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了招股书,申请在纳斯达克上市。

回顾2024年,中资企业在美股市场的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均实现了突破性增长。据统计,全年共有61家中资企业在美股市场融资30.20亿美元,与2023年相比,上市数量增长近一倍,融资额更是激增2.24倍。这一增长主要由明星企业引领,如吉利旗下的电动汽车公司极氪、安踏旗下的亚玛芬体育,以及自动驾驶领域的佼佼者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

香港博大资本国际总裁温天纳指出,中资企业在美股市场的强劲表现反映出整体市场气氛的回暖,也表明了中国企业正积极寻求“走出去”,拓展海外融资领域。

从行业分布来看,2024年中资企业赴美上市的新股中,TMT行业和消费服务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其中,TMT行业的新股数量更是遥遥领先,主要由自动驾驶企业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带领。此外,传统行业如包装食品、服装制造、家居与个人用品、综合货运与物流等也有企业成功登陆美股市场。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华南区上市业务合伙人温慧雅表示,尽管2024年中资企业美股上市的数据强劲,但主要是几家大型新股引领,如极氪、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这些企业合计融资额占据了全年融资额的一半以上,显示出大型新股在美股市场的强大影响力。

数据显示,2024年在美股上市的中资企业中,有4家企业的融资额超过1亿美元。其中,亚玛芬体育以13.65亿美元的融资额成为全年最大的上市案例。极氪、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也分别融资4.41亿美元、4.4亿美元和2.99亿美元。这些大型新股的成功上市,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带动了中资企业赴美上市的热潮。

中资企业赴美上市的热潮背后,是中国经济整体好转和美国资本市场表现强势的双重因素推动。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更多企业增加了上市融资的意愿。同时,美国资本市场对投资标的有较强的需求,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企业的概念或基本面等各方面都符合投资者的需求。

然而,中资企业在赴美上市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从上市表现来看,超过2/3的中资企业股价处于破发状态。其次,美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政策较为复杂且存在不确定性,中美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变化可能导致美国对中资企业的监管更加严格。此外,纳斯达克近期公布的拟调整公众持股市值计算标准的新规,也将对中小型企业上市构成严峻挑战。

尽管如此,中资企业赴美上市的趋势仍在持续升温。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全国主管合伙人刘启鸿表示,虽然2025年可能会有更多中资企业选择到香港上市,但仍有一些较小型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来自科技行业的企业,会结伴到美国上市。因为美国的投资者更容易接受创新的业务模式,且美国市场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可比的同业,令估值更为理想。

(图片及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