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中国进口总额达18.39万亿元,同比增长2.3%,预计全年保持第二大进口国地位。进口对国内工业生产、消费市场及“一带一路”国家发展均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增长空间仍大。

2024年,我国进口总额达到18.39万亿元,同比增长2.3%。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最新数据,截至去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预计全年我国将继续保持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地位。1月1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吕大良指出,去年下半年进口弱于出口主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显著,尤其是原油和铁矿砂进口价格分别下跌了9%和16.7%,对进口增速产生了较大影响。此外,一些国家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滥用出口管制措施,无端限制对华出口,也对中国进口造成了一定影响。

从国内经济运行角度看,进口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中国国内工业生产稳中有升,电子元件、半导体制造设备、电脑零部件等高科技产品进口增长显著,分别增长了10.1%、21%和62.6%。同时,大宗商品进口量也有所增长,铁矿砂、天然气、煤等进口量分别增长了4.9%、9.9%和14.4%。此外,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民生消费品进口需求旺盛,服装、水果、葡萄酒等进口分别增长了5.6%、8.6%和38.8%。特别是在12月,由于临近元旦、春节,进口消费品达到1678.2亿元,创近21个月新高。

从国际视角来看,中国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额达到9.86万亿元,同比增长2.7%,占进口总值的53.6%。去年12月1日,我国给予所有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这一举措带动了当月自相关国家进口增长18.1%,增速较前11个月加快了5.8个百分点。

对于今年的进口形势,吕大良表示增长空间仍然很大。到2030年,中国自发展中国家的累计进口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随着国内需求的全方位扩大和自主开放、单边开放的有序推进,中国大市场必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机遇和选择。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