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在规划建设上取得重要进展,包括口岸重建、跨境海岛游等活动,未来将继续推动深港合作,探索新的监管模式,并计划实施多项旅游开发项目。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张晓慧深圳报道

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中共深圳市盐田区第六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盐田区详细介绍了深港沙头角合作区在规划建设上的突破性进展及未来规划。

回顾2024年,沙头角口岸的重建工作获得国务院批准,年中时,香港《行政长官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广沙头角的文化生态旅游路线。同年12月,深港沙头角跨境海岛游的首个旅行团成功出发,标志着深港两地旅游合作迈出了新的一步。

会议期间,盐田区在《盐田区六届四次党代会报告》中强调,将进一步完善深港沙头角合作区的工作小组协同机制,力求在合作区的规划建设上达成更多共识。同时,探索实施新的监管模式,推动合作区上升为国家级深港合作战略平台。

2024年7月,沙头角口岸的重建规划方案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重建后的口岸将取消货检功能,仅保留旅检功能,单日旅客通关能力将提升至4万人次。同时,口岸将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模式,成为旅检标杆口岸。这一变化不仅加强了盐田与香港的陆路联通,还为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玉阁所强调的两地关系纽带增添了新的内涵。

香港方面也在加快沙头角的开放步伐。在《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中,香港方面明确提出将提升沙头角开放计划的每日旅游限额至3000人,并研究科技手段以配合未来中英街旅游的发展。

深港双方在探索沙头角共同开发建设的规则、制度等“软联通”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5月,沙头角合作区小组召开了首次工作会议,标志着以合作区工作小组为主体的常态化沟通机制正式建立。同年12月,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与盐田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了“边境漫游·深港沙头角跨境海岛游”活动,成为深港沙头角联动开发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盐田区党代会报告还提出,将继续努力与香港就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的规划建设达成共识,并探索实施新的监管模式。此外,报告还将“全面兴起跨境旅游消费热潮”列为2025年的任务之一,计划通过“团进团出”的方式推动深港沙头角及部分新界北地区海岛跳岛游,进一步开发“海洋—海岛—海岸”旅游项目,高效活化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资源。

根据《加快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的实施方案(2022-2025年)》,盐田区将实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空间载体提质、制度规则衔接、文旅品牌塑造、新型商贸引领等五大工程,全面推进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的建设。目前,合作区的先行启动区已涵盖了深圳沙头角边境管理区0.18平方公里和香港沙头角边境禁区0.33平方公里。

未来,盐田区将继续引入轨道交通18号线接入沙头角口岸,加速推进梅沙口岸码头建设,并全面布局低空起降点,探索开展深港跨境直升机观光飞行等新型旅游项目。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