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旨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央行与外汇局综合施策,加强市场管理,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四大最活跃支付货币,业内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人民币利好消息频传!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刚刚宣布,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5上调至1.75,该政策将于2025年1月13日正式实施。消息一出,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短线拉升约80点,成功收复7.36关口。

与此同时,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强调将坚定不移地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银行与外汇局将综合施策,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外汇市场韧性,加强外汇市场管理,坚决纠正市场顺周期行为,处置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并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近期,央行动作频频,旨在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上周,央行宣布将于2025年1月15日发行600亿元离岸人民币央票,占香港离岸人民币活期及储蓄存款规模的13.6%,此举对离岸人民币流动性产生重要影响。银河证券指出,央行正释放坚定维护人民币汇率韧性的政策信号。

此外,《金融时报》官微还发布了《多方面积极因素将支撑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和《央行明确释放稳汇率信号》两篇文章,指出人民银行拥有充足工具箱和丰富经验应对人民币汇率贬值,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在上述消息发布后,人民币走强。分析人士认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的调整旨在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从而实现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调控。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强调,将加强市场管理,处置扰乱市场秩序行为,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实现,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同时,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最活跃支付货币。

业内普遍认为,我国经济持续向好,改革举措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叠加丰富的汇率管理工具,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预测,2025年人民币汇率将受到内部因素支撑,人民银行稳汇率决心较强,相关政策有望继续加码,中美利差深度倒挂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有限,国内降准、降息等操作或与其他增量政策共同助力基本面修复回升。

据中信证券最新研报,中国央行在四季度例会上明确表达了稳汇率、防空转和稳房价的态度,尤其在汇率方面,新增强调三个“坚决”,显示汇率是当前央行工作的重中之重。考虑到春节前多种因素,央行可能在春节前进行降准,并继续对债市风险进行提示,必要时通过国债卖出工具稳定债市利率预期。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图片链接保留未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