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月城核电站再次发生核废液泄漏事件
AI导读:
韩国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29吨核废液非正常排放事件,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已展开调查,采集海水样本评估环境影响。此前该核电站也曾发生过类似泄漏事件。韩国计划到2035年将核电在国内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提高至30%以上。
据新华社报道,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于2025年1月12日正式宣布,正对位于庆尚北道庆州市的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的29吨核废液非正常排放事件进行深入调查。这一事件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作为该核电站的运营方,在1月12日10时23分报告称,月城2号机组在正常运作期间,储藏罐内的29吨核废液在未经必要的样本分析阶段就被错误地排放入海。事故发生后,工作人员迅速采取措施,关闭了相关阀门,成功阻止了进一步的泄漏。对罐内残留样本的分析结果显示,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处于平时的正常排放水平。
庆州市位于韩国东岸,地理位置邻近日本。韩国媒体Chosun Biz进一步报道,罐中剩余的放射性物质氚的浓度达到了3.79×10^8贝克勒尔/升,伽马放射性核素的排放量则为1.219×10^4贝克勒尔/升。这些数据引发了环保组织和周边国家的担忧。
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迅速响应,派遣了专业的原子能安全专家前往现场,对泄漏量、泄漏原因等进行全面调查。同时,委员会还采集了核电站附近的海水样本,以评估此次事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长期影响。预计相关调查结果将在未来几周内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月城核电站首次发生类似事件。在2024年6月22日,该核电站的4号机组乏燃料储存池也曾发生过泄漏,约有2.3吨储存水通过排水口泄漏入海。虽然当时评估结果显示泄漏液体的有效放射剂量极低,但仍引起了公众和环保组织的广泛关注。
韩国作为核能大国,自1972年建造国内首座核电厂以来,核电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韩国至少有25台在运核电机组,数量位居全球第六,总装机容量更是高达2500万千瓦。尹锡悦总统上任后,更是将核能重新定位为韩国电力供应和降低碳排放的核心力量,加快重启国内核电项目建设,并积极在国际核电市场与美国和法国展开竞争。
根据韩国政府的《第二期国家能源基本计划案(2013至2035年)》,韩国计划到2035年将核电在国内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提高至30%以上。这意味着在未来十几年内,韩国将几乎每年建设一座新的核电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降低碳排放的目标。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