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 CES全球消费电子展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汇聚全球4500多家参展商,展示AI、VR、AR等前沿科技。多家公募基金全程追踪并直播解析,基金经理对AI芯片、人形机器人、AI/AR眼镜等领域投资机会进行深度解读。

2025年1月7日至1月10日,全球瞩目的科技盛会——2025 CES全球消费电子展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盛大召开,被誉为“科技春晚”。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深远的科技风向标大会,此次盛会不仅吸引了全球科技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为科技投资领域的焦点。

本次大会汇集了超过4500家全球参展商,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机器人、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多家公募基金全程跟踪,并进行了场外直播解析,如华夏基金的陪你逛展直播活动,汇添富基金的基金经理数字人分身直播解读,以及主动权益基金冠军雷志勇等基金经理的实时跟踪解读。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届CES大会提供了诸多启示。基金经理们围绕AI芯片、人形机器人、AI/AR眼镜等热门领域的投资机会,进行了深入剖析。

一、AI芯片大战,国内产业链机遇涌现

在CES 2025上,AI成为绝对主角。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我们正从感知式AI、生成式AI迈向物理AI时代。开幕式上,芯片巨头们纷纷发布AI新品,英伟达展示了AI超级计算机与巨型芯片,英特尔推出了多款AI PC移动处理器,AMD则推出了锐龙系列AI芯片。

基金经理们认为,AI技术的迅猛发展将显著提升算力需求,推动全球云厂商大规模建设智算数据中心。国内主要互联网企业也积极响应,宣布了庞大的资本支出计划。汇添富基金表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芯片需求,芯片作为科技发展的根本支撑,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摩根士丹利基金基金经理雷志勇指出,2025—2026年,市场算力需求依然强劲,尽管景气度可能面临结构性调整,但仍将保持上升趋势。

长信基金基金经理沈佳分析,算力市场可分为海外和国内两部分。海外方向在A股表现为海外映射,如光模块、服务器、PCB等,目前景气度较高,但增速需更多增量支撑。国内算力建设起步较晚,但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空间广阔,整体产业链较长,从上游到终端均存在较多投资机会。

二、机器人市场高需求低供给,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黄仁勋在CES开幕会上预言,通用机器人的时代即将到来,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技术产业。本届CES上,众多机器人新品亮相,成为焦点。摩根士丹利基金统计显示,展会上的机器人大致可分为智能清洁类、情感陪伴类、人形机器人整机及灵巧手产品三类。

基金经理们认为,机器人行业正迎来技术、政策、产业三重共振。技术方面,AI技术的突破将加速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方面,工信部及各地方政府多次发布支持性政策;产业方面,特斯拉、英伟达等海内外大厂相继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华夏基金基金经理华龙介绍,机器人产业链包括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及系统集成、下游工业及服务应用三部分,其中核心零部件的重要性十分突出。

展望未来,华富基金基金经理沈成表示,人形机器人市场目前处于高需求低供给状态,在市场需求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应用场景正不断拓展。

三、AI/AR眼镜抢眼,多位基金经理看好

本次CES上,AI/AR眼镜同样引人注目。据统计,现场展示的AI/AR眼镜数量近50款。多位投资人士看好智能穿戴领域的高速发展,认为AI/AR眼镜已取得显著进步。

华夏基金研究员施知序表示,本轮大模型发布后生产的新智慧眼镜,在硬件、软件、用户体验及场景适配方面均有了很大提升。摩根士丹利基金指出,自Ray-Ban Meta眼镜问世以来,全球销量高达200万副,为AI/AR眼镜行业注入了强劲动力。目前,AI/AR眼镜已实现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实时翻译、导航辅助、健康监测等智能操作。

雷志勇认为,智能眼镜是与大语言模型、语音通信等结合较好的应用场景,值得重点关注。德邦基金基金经理陆阳则认为,AI眼镜是一个创新领域,部分产业布局明确的公司有望受益,但投资者在关注板块机会时,还需谨慎辨别公司盈利能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