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台稳外贸政策,助力外贸质效双提升
AI导读:
近期,天津、重庆、广州等地发布政策、召开会议或举办活动,助力新一年外贸质升量稳。通过拓市场、增订单、优服务等多项举措,推动外贸稳定增长。同时,外贸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专家提出多项建议以满足其融资需求。
近期,天津、重庆、广州等多个城市相继出台政策措施,并召开专题会议或组织活动,旨在推动新一年外贸的质效双提升与稳定增长。
新年伊始,广州率先举办了“广货优品广贸全球”全年首场贸易促进活动,此次活动成功吸引了高达8000万元的意向采购需求,为全年外贸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多地在新年之初就发力外贸领域,是对商务部发布的《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等顶层设计的积极落实,同时也是基于全球经济与贸易形势的综合考量,有效应对外部挑战与机遇,为全年外贸成绩的优异表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思源同样指出,新年伊始多地在外贸领域的积极作为,如同下好“先手棋”,有助于稳固全年经济发展的基础,增强经贸发展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外贸涉及多个环节,从各地出台的政策措施来看,拓市场、增订单、优服务等方面备受关注。拓市场与增订单相辅相成,许多地方在年初就计划全年举办多场国际精准采购活动,以支持企业拓展市场;同时,通过整体推介活动向海外采购商展示当地企业和产品的独特优势,为本土优质供应商带来更多订单;此外,还有地方已拟定2025年重点展会目录,覆盖全球多个城市,为外贸增长蓄势待发。
多位受访专家一致认为,展贸融合是当前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通过推动展品向商品转化,吸引潜在客户关注,最终促成贸易订单,实现经济效益。随着展贸融合成果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地方将青睐这一商业模式。
优化外贸服务也是本轮多地稳外贸举措的重点之一。宋思源分析指出,高水平的外贸服务能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规则和竞争环境,提高贸易活动效率,有效降低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参与外贸活动,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青马表示,我国外贸企业在跨境结算便利性、安全性、汇率风险管理、跨境投融资等方面的需求不断上升。随着国内经营主体参与国际供应链的深度增加、跨境并购持续推进以及绿色化与数字化转型成为全球趋势,外贸企业面临着更大规模的融资需求。
针对如何有效满足外贸企业的融资需求,进一步提升外贸金融服务效能,董青马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科技赋能,加快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二是创新特色跨境金融服务,匹配外贸企业发展需求;三是全面优化跨境贸易结算体系建设,更好适应外贸新业态“小额、高频、海量”的特点,保障外贸企业跨境结算的便利与安全;四是强化金融监管,增强多部门联动配合,全力做好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监管工作。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