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印度前总理辛格去世,引发对印度经济改革的深思。辛格在任期间推出多项经济改革措施,为印度经济带来深远影响。但其改革也带来诸多问题,印度未来的经济改革之路充满挑战。

近日,印度前总理、被誉为“印度经济改革之父”的曼莫汉·辛格去世,引发全球关注。印度现任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哀悼,称辛格在印度的经济政策领域留下了深刻烙印。

辛格的政治生涯与印度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成为观察印度经济改革的重要视角。1991年,辛格出任印度财政部长,面对财政赤字、外债高筑、物价飞涨等严峻形势,他与时任总理拉奥共同推动经济改革。通过开放贸易投资、推动卢比贬值、取消进口许可制度等举措,印度经济逐步恢复,外汇储备增加,GDP增速显著上升。

然而,这一时期的改革也带来了农村与城市增长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2004年,辛格领导的国大党在选举中获胜,他开启了第一个总理任期。在此期间,辛格政府颁布《经济特区法案》,吸引投资;发布国家制造业政策,提高制造业对GDP的贡献;推出“汽车使命计划”,旨在将印度打造为全球汽车中心。尽管经济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但就业、教育、贫困等问题依旧突出。

2009年,辛格开始第二个总理任期,但此时印度经济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增速下降,外汇储备减少。辛格政府被迫进行第二次较大规模改革,包括对外资开放航空、电力和零售业;控制通胀;加大服务业和制造业改革力度等。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引发了印度国内更大范围的抗议,尤其是零售业界爆发的大规模示威游行。

尽管辛格政府的紧急财政政策减轻了国际金融危机对印度经济的短期伤害,但也带来了更严重的全面通胀。为抑制通胀,辛格政府连续提高存款利率,却导致企业投资热情下降,政府偿债压力增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进而影响工业生产。辛格政府在2014年大选中失利后,新上台的莫迪政府采取了新一轮经济改革举措,印度经济回暖,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然而,印度经济仍面临贫富分化加剧、制造业发展滞后、外资贡献有限等问题。总体来看,尽管1991年的经济改革使印度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也深植了诸多弊端。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印度未来的改革之路充满挑战。

(图片来源:经济日报;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