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数据超预期,美股美债齐受挫
AI导读:
新年首份超强非农数据给市场带来冲击,美股三大指数大幅下跌,美债收益率飙升。市场预期美联储上半年降息预期几乎破灭,全年不降息的可能性也在升高。经济学家对美联储未来政策走向存在分歧。
在美股本就疲软之际,新年首份超强非农数据再次给市场带来冲击,美联储上半年降息预期几乎化为泡影,抛售潮导致三大指数大幅下跌。美东时间1月10日,道指、纳指和标普500指数分别下跌1.63%、1.63%和1.54%。今年美股开局不利,截至1月10日收盘,三大指数年内涨幅已全部抹去。
同时,美债抛售也在加剧,收益率飙升。10年期美债收益率逼近4.8%,创下新高;30年期美债收益率更是一度突破5%大关。长期美债收益率的陡峭上行,预示着市场预期中性利率正在上升。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杨畅表示,拜登任期内最后一份非农数据展现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稳固局面。数据公布后,市场预期美联储2025年降息幅度进一步下降,且全年不降息的可能性也在悄然升高,这是市场动荡的关键原因。
具体来看,1月10日发布的美国去年12月非农就业人数为25.6万人,远超预期的16万人;失业率意外降至4.1%,低于预期的4.2%。整体而言,2024年美国共增加220万个就业岗位,平均每月18.6万个,仍高于2019年的水平。杨畅分析称,特朗普胜选后,企业在“动物精神”以及整体商业环境改善的预期下,出现了提前布局的现象。
强劲的就业数据意味着经济增长或加速,通胀压力上升,美联储将更加谨慎。然而,特朗普新政对美国经济的真实影响尚不确定,加征关税和驱逐非法移民等政策可能对经济和通胀造成影响,但具体力度和传导时间有待观察。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美国就业数据的运行中枢下行,对通胀的总体影响较为温和。
此外,在非农报告发布的同一天,通胀压力也在升温。密歇根大学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未来5至10年通胀预期上升至3.3%,创2008年以来新高。这也让美联储降息预期进一步降温。高盛集团预测今年美联储会在6月和12月降息,但最终利率区间仍较高。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就业韧性叠加通胀压力的双重暴击使得美联储“全年不降息”的预期进一步升温。
不过,也有经济学家倾向于认为美联储仍会降息。他们指出,就业增长主要集中在非周期性行业,工资并未显著推动通胀压力,美联储可以等待进一步降息。展望未来,杨畅表示,美国就业数据运行中枢下行、债务上限问题有待解决等因素将导致美国经济在今年上半年仍面临一定程度的放缓压力,不排除美联储二季度便有进一步降息的必要性。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