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山东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高质量发展,山东民营企业制造、贸易与科技创新并进,形成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推动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前不久,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济南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省委书记林武强调,山东正处于由大到强转型的关键阶段,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山东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是山东不可或缺的发展力量,前景广阔,民营企业大有可为。

在《中国经营报》记者的深入探访中,“90后”刘洋,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创业者,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他成立了潍坊卓悦之星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身兼多职,从工人到研发、销售,亲力亲为。公司主要生产汽车玻璃水和车载香水,尽管规模不大,但2024年预计有30%的增长,营业额约300万元。刘洋还亲自研发汽车雨刮器,希望通过增加受力点来改善传统雨刮器的弊端。

山东不仅有像刘洋这样的小型企业,还有如魏桥创业、歌尔股份、南山集团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山东省民营经营主体数量达1441.9万户,占经营主体总数的98.9%以上,其中中小企业超过440万户。山东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超过50%,2023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51.5%,2024年1-9月同比增长5.4%,占比50.3%。在“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山东以55家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山东通过“点、线、面”协同发力,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形成了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在“点”上,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在“线”上,深入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在“面”上,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优培强工程。2024年1-11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

山东制造的产品行销全球,2024年1-11月,山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15.9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限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34.6%。山东济宁的苏杭,作为齐陆集团的老板,从事外贸行业近20年,他的公司2024年线上线下业务合计销售额约3.6亿元,保持着每年30%-50%的增长速度。苏杭还成立了易运盈(山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旨在助力中国企业出海。

山东的产业结构偏工业领域,从外贸行业来说,跨境电商模式的崛起放大了山东产品的优势,如货值高、复购率高。2024年前11个月,山东省对多个国际市场出口增长显著,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5.4%,高于全国9.2个百分点。

无论是刘洋的小型企业,还是南山铝业、齐陆集团,创新一直是山东企业和山东人关注的重点。新加坡西门子公司的研发科学家傅荣强,于2013年加入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推动了公司的快速发展。天维膜的电渗析膜产品实现了进口膜的国产化替代,广泛应用于各类企业,降低了成本和能耗。

山东正着力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力军”,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山东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企业牵头的比例达到90%以上,2024年前三季度,全省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2.8%。目前,山东已培育省级以上战新产业集群42个,集群总规模超过3.48万亿元。

融信数联合伙人付子峰表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相互融合,才能引领山东向高质量发展。融信数联为2024年青岛国际啤酒节提供大数据融合分析支撑,助力提升消费体验,扩大全球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