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发证券发布研究报告,分析一流投行国际化发展的路径及中资券商的机遇,指出资本市场深化开放为券商国际化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财中社1月10日电广发证券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国际化战略对于一流投资银行而言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能够有效推动其整体业绩的再次飞跃。报告以高盛、摩根士丹利及野村证券为例,这些国际顶级投行通过不断拓展国际业务的广度和深度,近年来其国际业务营收占比稳定在30%左右,且国际业务的增速及利润率与本土业务相对独立,为整体业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这些一流投行在国际业务拓展上展现出一定的共性。从起源来看,国际业务主要服务于本土企业的海外扩张,并依赖于本土业务的坚实基础。从进程来看,它们紧跟时代步伐,持续扩大地域覆盖,并加强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从地域布局来看,它们聚焦于经济成熟区域,深耕与本土业务紧密相连的地区,并积极抢占资本市场开放的前沿阵地。

然而,一流投行在国际化布局的业务抓手及路径拓展上又有所差异。在财富管理及资产管理业务方面,为了满足跨境投资需求并吸引全球高净值客户群,一流投行采用更加灵活高效的收购和合资方式,重点布局全球财富聚集地,尤其是北美和欧洲市场。在投行业务方面,美国投行主要以满足境外需求和能力出海为主,而日本投行则更多地聚焦于本土跨境需求。尽管两者在出海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均先以自建方式为主,后通过收购或合资进一步壮大实力,并依次布局西欧、日本及其他亚洲地区。然而,野村证券的投行业务出海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归因于其本土基础与扩张方式。

在资本中介业务方面,这些投行主要以满足跨境或境外需求为主,与投行业务同步拓展并协同服务机构客户。它们通过收购或合作快速提升交易能力,并随着政策的变化不断加深全球化和创新性。此外,报告还总结了海外经验对中资券商的启示:在业务战略上,应以优势业务为出发点实现经验复用,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多维展业,保持足够的灵活性以调整业务重心;在地域布局上,应深入分析全球市场态势,优选开放、成熟地区进行拓展,与本土深度联结、制度文化相近地区具有天然优势;在路径考量上,应结合业务特性、资源禀赋及战略定位,多线并举、适时施策。

当前,我国券商国际化深化发展正处于黄金时期。资本市场的深化开放与建设一流投行的目标为国内券商国际化布局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中信、中金、华泰等三家投行在国际化布局方面已颇具规模,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其中,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的投行业务在本土均处于领先地位,它们通过机构业务和投行业务出海来巩固客户群优势;而华泰证券则优先开拓零售业务的国际化之路,以此建立独特优势。在“中国投资、投资中国”的服务链条中,中资券商具有天然优势,投行业务、跨境衍生品业务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随着全球化财富管理需求的持续深化,中资券商可进一步加码泛财富管理业务布局,在区域上可先立足中国香港、辐射东南亚、再放眼全球。

(文章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