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商务部计划调整《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加强对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及提锂相关技术的出口限制,旨在保护国家核心技术及产业安全,引导技术出口有序升级。

商务部近日宣布,为强化技术进出口管理,依据《对外贸易法》及《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商务部联合科技部等部门计划对《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进行修订。此次修订特别针对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及提锂相关技术实施出口限制。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副会长张江峰在接受访问时指出,通过限制特定技术的出口,可以有效保护国家核心技术及产业安全,这是国际惯例。同时,此举也为技术出口企业在国际技术交流合作中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导。

针对目录调整是否会影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问题,张江峰表示,虽然锂电领域技术被列入限制类,但企业仍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及《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管理办法》,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申请技术出口许可,获得许可后即可正常开展对外投资或技术合作。此外,对于目录未列明的自由类技术,出口后仍需按国家规定进行合同登记备案。

蓝鲸新闻就此事采访了部分相关企业,均表示目前暂无影响。

张江峰进一步解释,目录管理仅针对技术,不涉及产品本身,因此不会影响相关设备和产品的出口。同时,对技术出口采取的是‘限制性’而非‘禁止性’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小。

某锂电企业负责人详细解释,此次限制主要针对高端铁锂产品,即第四代及以上产品,而普通压实密度的铁锂产品则不受限制。此外,限制的是下一代最前沿的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而非现有技术。

在提锂技术方面,主要涉及锂盐制备技术,包括锂辉石提锂生产碳酸锂、氢氧化锂技术,金属锂(合金)及锂材制备技术,原卤直接提锂技术,以及含锂净化液制备技术等。其中,原卤直接提锂和含锂净化液制备技术主要用于盐湖提锂,由于盐湖提锂难以长途运输,通常只能在资源地进行,因此后续海外盐湖提锂项目需申请出口许可。

张江峰强调,此次《目录》的调整旨在有效保护我国锂电领域的知识产权,引导国内企业按照产业发展规律推动技术出口的有序升级,防止技术泄露和滥用,从而维护我国国内产业的比较优势,保持技术研发的持续动力。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图片链接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