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哈萨克斯坦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大城市病”依旧难以根治。本文回顾了哈萨克斯坦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包括新面貌与旧问题,以及中哈在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展现了哈萨克斯坦的国家形象提升与经济发展挑战。

新华社阿拉木图1月9日电(记者赵宇)2024年金秋,记者搭乘的航班在夜色中平稳降落阿拉木图国际机场。新航站楼灯火通明、设备完善,边检人员态度友好,免税店内商品种类繁多。然而,乘车离开机场时,记者发现机场外道路依旧狭窄拥堵,与12年前相比并无太大变化。

哈萨克斯坦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大城市病”依旧难以根治。这种鲜明对比,无疑为哈萨克斯坦的发展之路提供了注脚。

图为2017年6月11日拍摄的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巴伊杰列克观景塔夜景。新华社记者沙达提摄

十年变迁

时光荏苒,阿拉木图的面貌已焕然一新。记者发现,当地最受欢迎的商户不再是餐厅,而是美容美发店和鲜花店。社区附近的美容院总是开门最早、客流最大,通常需要提前预约。而一些街边的鲜花店甚至24小时营业。

哈萨克斯坦政府深知国家形象的重要性,正积极寻求推动文明间的交流对话,塑造独立、包容的国家形象。民众的礼仪追求与政府的努力不谋而合。

图为2024年9月8日,第五届世界游牧民族运动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市举行开幕仪式的场景。新华社发

哈萨克斯坦自2003年起举办世界和传统宗教领袖大会,至今已办七届,旨在推动文明间的交流互鉴。2024年9月,第五届世界游牧民族运动会在阿斯塔纳举行,哈萨克斯坦希望通过文化体育交流活动展现其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风采。

在外交领域,哈萨克斯坦在2024年同时担任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等六个国际组织的轮值主席,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塑造负责任的地区大国形象。

图为2024年12月18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拍摄的迎接2025年的灯饰。新华社发(奥斯帕诺夫摄)

哈萨克斯坦近年来大力发展电信基础设施。记者初到阿拉木图时,宽带费用高昂,如今,300兆带宽无限流量包月套餐优惠期基础月租费用已降至200多元人民币。此外,电子支付的便利化程度也超出想象,两大银行均开发了手机应用程序,支持二维码扫码支付。

发展挑战

2012年至2023年,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约3.6%,2024年上半年增速为3.3%。但投资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在下降,政府补贴在居民家庭收入结构中的份额却在增加。政府正尽力增加居民福利,以此稳固社会基础。

图为2024年6月25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谢列克风电场拍摄的风机。新华社记者白雪骐摄

世界银行发布的哈萨克斯坦经济报告显示,该国经济增长前景面临下行风险,包括石油出口可能中断、通货膨胀加剧等。此外,哈萨克斯坦经济的主要矛盾还包括准官方实体的主导地位和不平等的市场条件等。

城市建设方面,哈萨克斯坦“大城市病”依然突出。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地区间劳动力市场和资源分配失衡,城市发展压力增加。

中哈友谊

在阿拉木图期间,记者常遇到当地民众主动问候:“你好,中国!”哈萨克斯坦“塔拉普”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奥沙克巴耶夫表示,该中心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73%的哈萨克斯坦受访者对中国抱有好感,79%受访者支持进一步发展对华关系。

图为2024年7月26日,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游客在购物后休息。新华社记者林立平摄

哈萨克斯坦“今日哈萨克斯坦”通讯社社长库瓦托夫感慨道:“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变化是与中国的深度融合和高水平合作。”从霍尔果斯无水港到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从互免签证到互设文化中心,中哈两国正携手绘制共同发展繁荣的画卷。

绿色能源合作已成为推动中哈贸易额翻番的新增长点。哈萨克斯坦凭借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成为中亚经济领头羊,但碳排放量也居高不下。中哈两国多次签订政府间合作文件,拓展清洁能源领域合作。中国无疑是哈萨克斯坦绿色发展的可靠合作伙伴。

图为2023年5月5日,汽车停放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一家大型二手车交易市场。新华社发(奥斯帕诺夫摄)

近年来,中国车企在哈萨克斯坦市场发展迅速。但同时,欧亚经济联盟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正逐步出台一系列限制措施。机遇与挑战并存,技术支撑和政策融通成为关键。

(文章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