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独资医院入华进程提速
AI导读:
为推动外商独资医院扩大开放试点工作,全国多地政府正紧锣密鼓地出台相关文件细则,预计2025年外商独资医院入华进程将再次提速。上海等地已出台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试点范围、数量和条件。海外资本持续看好我国医疗健康领域。
为推动外商独资医院扩大开放试点工作,全国多地政府正紧锣密鼓地出台相关文件细则,预计在2025年,外商独资医院入华进程将再次提速。
1月8日,上海市政府网站发布消息称,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商务委、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疾控局联合制定了《上海市深化外商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简称“上海方案”),明确了试点范围、数量和条件。该方案鼓励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等特定区域及外籍人士聚居的中心城区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原则上,单个特殊功能区和外籍人士集聚区内设置不超过2家。外商独资医院可以选择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经营。
“上海方案”还详细阐述了准入管理流程,明确了审批部门及审批时限。外商独资医院的设置初审由区卫生健康委负责,市卫生健康委则负责核发《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批时限方面,区卫生健康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市卫生健康委则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在45个工作日内完成执业登记的审批。
早在2024年9月,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药监局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允许在北京、上海等九个城市及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同年11月,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又发布了《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对外商独资医院的试点条件、管理措施及组织实施作出了明确规定。例如,外商独资医院不得开展人体器官移植等高风险医疗活动,且需将患者健康数据储存在境内,使用在我国境内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近年来,海外资本持续看好我国医疗健康领域。太古股份公司已在2024年5月完成增持德达医疗股份的交易,德达医院也已被纳入医保结算单位。同时,新加坡鹏瑞利集团也宣布在广州和天津投资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其中广州白云鹏瑞利医院有望近期获批,天津的外商独资医院也已于2024年12月获得首张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此外,新加坡绿叶医疗也计划在深圳建设国际医疗总部和外商独资专科医院。
多位医疗行业人士表示,外商独资医院的开放试点工作是中国医疗领域对外开放的有益尝试,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丰富国内医疗资源供给,并与内资医院形成互补。然而,这一过程的推进仍需观察各地与自贸区相关政策细则的落地情况,以及外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意愿。同时,中国人群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外商独资医院的引入有望带来先进的医疗技术,产生“鲶鱼效应”,促进国内医疗水平的提升。
尽管如此,外商医疗机构要融入国内医疗系统生态圈,仍需突破政策和机制上的瓶颈。与国内头部顶尖的医疗机构合作共赢,将是外商医疗机构在国内发展的最佳模式。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图片链接已保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