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CES车展上,汽车智能化成为关键词,国内外车企携AI创新技术亮相。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加大软硬件研发力度,应对智能化挑战,推动产业升级。

 【大河财立方记者张克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和消费电子的关联度愈发紧密。当地时间1月7日,备受瞩目的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拉开帷幕。车展成为此次盛会的一大亮点,宝马、大众、极氪、小鹏等车企悉数亮相,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更是亲自公布汽车合作厂商名单。

在众多与汽车相关的主题活动中,“智能化”成为贯穿始终的关键词。各大整车厂商及零部件企业纷纷携AI创新技术亮相,角逐CES的舞台。从智能驾驶、自动驾驶到智能网联,各大车企展示了最前沿的科技成果。

与此同时,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在蓬勃发展。围绕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汽车智能化应用场景,河南正不断加大软硬件研发力度,力求在智能化时代抢占先机。

中国车企闪耀CES,全球聚焦智能化

CES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消费电子技术展览之一,每年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涵盖了消费电子领域的各个方面。近年来,CES更是推动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成为主流趋势。

据观察,本年度CES参展车企数量众多,宝马、丰田、本田以及极氪、小鹏、长城等国内外车企均亮相展会。与往年不同的是,本年度车企展示的产品更加注重AI技术的应用,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2024年CES共有超过4000家参展商,其中712家与汽车或出行技术相关。而在2025年CES上,参展企业数量预计将增加到4800多家,中国参展商数量更是达到1300余家,创历史新高。

中国车企在此次CES上大放异彩,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在极氪展区,三款纯电车一亮相就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围观;在长城展区,外国观众更是亲身体验了摩托产品的智能化魅力。

作为全球AI领域的佼佼者,英伟达在本年度CES上公布了与多家车企的合作计划,其中国内车厂包括比亚迪、理想、小米、极氪等。

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何应对智能化挑战?

CES的AI热潮同样引起了河南汽车产业的关注。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李冠峰认为,今年的CES释放出强烈信号:汽车智能化已成为现阶段智能化应用的重要场景,也是智能化走向大众、实现规模化应用具有潜力的市场。

李冠峰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智能化已成为产业升级、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加大智能化技术在产品中应用的研发投入力度,否则将面临落后、竞争力不足的风险。

格局研究所联合创始人、汽车首席观察员贾智超也表示,中国车企参加CES不仅展示了制造能力和创新实力,还能与其他企业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升中国汽车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针对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现状,贾智超认为,河南在不断完善汽车供应链体系的同时,仍需在汽车芯片和自动驾驶等领域进行补强,并继续加大对先进的汽车科技、高端零部件的研发投入。

贾智超建议,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展开海外交流、创造合作机会,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关企业应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与国际接轨,为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全球价值和口碑贡献河南力量。

河南发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助力产业升级

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智能网联是汽车智能化的重要支撑。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引进奇瑞、上汽、比亚迪等汽车整车厂商的同时,河南持续发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河南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文件,指导智能网联汽车开展道路测试与示范工作,并认定了一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第三方机构、测试基地。

目前,河南已有多家车企正在研发有条件自动驾驶和高度自动驾驶车型。其中,宇通客车的自动驾驶商用智能公交线路已在郑东新区龙湖区域开通运营,并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一批智能交通应用试点项目名单(自动驾驶和智能航运方向)》。

未来,河南将继续围绕自动驾驶板块做好相关工作,加快推进自动驾驶发展,营造自动驾驶发展的良好环境,并推进标准建设。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