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邮轮入境游迎来新年首艘邮轮,推动旅游业复苏
AI导读:
2025年1月8日,上海港迎来新年首艘入境邮轮,邮轮入境游成为上海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上海邮轮产业近年来迎来复苏,邮轮经济从蓄势发力期进入韧性恢复的攀升回稳期。
2025年1月8日早上9点,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迎来了新年首艘入境邮轮——“银色晨曦号”,数百名欧美旅客借此机会开始了在上海的两天一晚探索之旅。这艘豪华邮轮自新加坡出发,途经菲律宾、中国香港等地,最终抵达上海。
为了迎接这批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瑞士等国的远程入境游客,上海相关旅游机构为他们准备了丰富的旅游产品。除了传统的东方明珠、上海博物馆等景点,朱家角古镇、上海历史建筑以及中国美食制作等特色项目也被纳入游客的行程菜单。
近十年来,上海邮轮产业取得了显著发展,已成为支撑入境游的重要交通方式。自2014年上海国际邮轮港成为亚洲第一邮轮母港后,其地位逐年提升,至2016年已成为全球第四邮轮母港。截至2019年底,上海港累计接待邮轮超过3000艘次,游客数量达到约1530万人,邮轮经济总体规模高达260亿元。
海岸线国际旅行社(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明表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休整后,上海邮轮产业近年来迎来复苏。特别是2024年,随着国际邮轮正式回归中国市场,上海邮轮市场热闹非凡。据统计,2024年上海港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47艘次,接待邮轮旅客137.59万人次。
此外,2024中国及亚洲邮轮经济景气指数也显示,我国邮轮经济已从蓄势发力期进入韧性恢复的攀升回稳期。邮轮入境游不仅为上海带来了大量外国游客,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增长,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提升了上海的城市形象和品牌价值。
为了进一步延续文旅市场消费热度,上海近日推出新举措,力争成为中国入境旅游首选地。根据《全面推动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上海将全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加强整体谋划,挖掘上海的综合优势,吸引海内外游客。
1月8日,上海北外滩旅游度假区咨询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入境游客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包括货币兑换、Shanghai Pass销售、移动网络租赁、邮政邮递服务等。同时,还将根据外国游客的偏好提供中国非遗产品的展示。
尽管上海邮轮入境游市场持续增长,但与一些国际知名邮轮港口相比,市场规模和增长率仍有待提升。为此,2025年,海岸线旅行社计划与上海市文旅局共同走出国门,通过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等方式吸引境外游客。
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上海作为中国邮轮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地,邮轮产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去年,国产豪华大邮轮——“爱达·魔都号”的正式投入运营极大地提振了邮轮旅游市场的人气。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表示,“爱达·魔都号”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邮轮旅游产业链的地位前进了一大步。国产邮轮不仅直接拉动了上海乃至周边城市的消费经济,更提升了上海在邮轮市场上的国际知名度。目前,多家国际邮轮企业均在上海布局航线。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公司正在结合沪上最新的文旅资源,对入境游产品进行优化升级,以满足不同地区游客对于体验上海的不同需求。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