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央行时隔半年再增黄金储备,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提升黄金需求。新兴市场央行购金意愿增强,黄金作为避险资产投资价值凸显。

财中社1月9日电近期,五矿证券发布了一份针对有色金属行业的深度报告,揭示了当前黄金市场的多重动态。报告中指出,面对汇率承压的局势,中国央行在时隔半年后,再度采取行动,增加了黄金储备。具体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达到7296万盎司,与10月末相比,增加了16万盎司,相当于4.54吨。这是央行自半年前以来,首次选择增持黄金,此举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10月份再度走高,而同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持续走低,首次跌破2%的关键点位,中美利差进一步扩大。在这种背景下,卖美债/美元、买黄金成为了一种有效的策略,可以降低离岸美元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报告还指出,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稳定经济增长。为此,央行将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进行降准降息操作,确保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保持协调。这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有助于控制通胀,还提高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推动了黄金需求的上升。

此外,新兴市场央行多元化外汇储备的必要性也在不断提升。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风险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日益增多,使得黄金作为一种避险资产的投资价值愈发凸显。央行购金不仅有助于增强储备资产的安全性,还能提高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虽然2024年下半年全球央行购金步伐有所放缓,但预计2025年部分央行仍将保持较强的购金意愿。特别是在美国达到债务上限、付息压力增加以及“去美元化”的背景下,央行购金的规模有望得到延续。

(文章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