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之年,儋州市市长陈阳表示将全力推进封关运作,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并取得显著进展,包括洋浦港封关项目和配套工程竣工验收等。

中新网儋州1月8日电(记者王子谦)2025年,海南自贸港将迎来封关运作的关键时刻。海南省儋州市市长陈阳在8日儋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透露,作为海南自贸港的“样板间”,儋州将全力以赴推进封关运作,旨在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新动力。

陈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2024年,海南自贸港红利持续释放,儋州作为自贸港建设的重要一环,成功落地了国际中转集拼、“先入企,后检测”等核心政策扩区试点。加工增值累计申报企业数量实现了73.9%的增长,适用企业数量、投资规模、产业产值连续三年实现翻番,展现了自贸港建设的强劲势头。

在封关运作项目建设方面,儋州取得了显著进展。洋浦港封关项目和配套工程顺利完成竣工验收,并通过了“二线”口岸封关运作通关模拟演练,业务流程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此外,洋浦港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也完成了升级改造,智慧口岸(一期)正式投入运行,13个反走私综合执法站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封关运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陈阳表示,2024年,儋州在深化制度型开放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优化了保税油加注政策,并率先在全国实施了“一船两用”新模式。同时,“集装箱运输安全监管全覆盖模式”和“固定航线国际船舶进出口岸审批便利化”等创新成果也得到了推广,为自贸港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陈阳强调,儋州将继续抓好封关运作“一号工程”,完成任务、项目、压力测试“三张清单”的各项工作,确保封关运作平稳有序、万无一失、首战必胜。儋州将拓展“一线放开”领域,增强口岸功能,完善进境水果、原木、粮食指定监管场地建设,并争取扩大原油等进口商品第三方检验检测结果采信范围。同时,出台洋浦港“二线口岸”运行实施细则,开展全要素实战演练,完成洋浦保税港区“数字卡口”建设,推动信用通关应用,努力实现“无感”通关。

此外,儋州还将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压力测试,扩大政策享惠主体范围。加快洋浦保税港区扩区前期工作,启动申报设立药品进口口岸,探索开展跨境电商OTC类进口医药产品试点,推动进口消费品以多种贸易方式清关。同时,争取加工增值累计、优化计算公式等试点落地,进一步放宽自贸港航运政策享惠主体、船种、船龄、船员、融资方式等适用条件,增强“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的国际竞争力。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