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国际科学理事会发布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加剧下,北极永久冻土融化可能释放古老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报告还提及了2016年西伯利亚亚马尔半岛炭疽病菌释放事件作为警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国际科学理事会于1月7日携手发布了一份最新报告,揭示了气候变化加剧下,北极永久冻土融化可能带来的致命风险。报告指出,随着气候变暖,北极永久冻土中的古老微生物正面临苏醒的威胁,这些微生物一旦释放,将对人类健康及全球生态系统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

具体来说,2016年夏季西伯利亚亚马尔半岛的异常高温导致永久冻土融化,进而释放了炭疽病菌,这一事件造成了超过2500头驯鹿的死亡,并导致多起人类感染案例,其中一名12岁男孩不幸丧生。这一悲剧被视为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潜在影响的警示。

研究报告进一步指出,北极地区覆盖着约1400万平方公里的永久冻土层,其中蕴藏着大量被冰封的微生物。随着北极气温以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倍速度急剧上升,永久冻土中的细菌和病毒有可能被大量释放。据估算,每年因永久冻土融化而释放的微生物数量高达4000万亿个,这一数字之庞大,足以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担忧。

更令人担忧的是,北极冻土中还埋藏着众多携带休眠病原体的动物尸体。一旦这些病原体被释放,它们可能在新地区引发疫情。环境署首席科学家欣伍德对此发出警告,随着北极航运、采矿等活动的增加,人类接触到解冻冻土和微生物的风险也在不断上升。北极的土地利用模式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潜在后果不容小觑。

(联合国新闻/界面新闻)

相关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