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特朗普胜选后,医疗健康板块承压,市场预期新政府将收紧医保政策。尽管短期政策不确定性存在,但行业长期价值或将在波动中重新显现,部分市场观察人士认为生物科技股正迎来估值修复的可能。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胜选消息,如同一记重锤,再次敲击了本就处于低谷的医疗健康板块,市场普遍预期新政府可能会对医保政策进行收紧调整。

回顾2023年,医疗健康板块的回报率已较标普500指数低了22个百分点,而步入2024年,该板块的回报率依然未能摆脱低迷,继续落后于标普500指数20个百分点。更令人担忧的是,行业估值折让也已攀升至历史高位,医疗健康行业ETF的远期市盈率较标普500指数低了超过20%,这一折价水平远高于过去20年5%的平均水平。

然而,市场上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些观察人士指出,医疗健康板块在过去曾多次经历过类似的政策冲击,但往往随着政策实际影响低于市场预期而逐渐复苏。尽管当前政策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行业的长期价值有望在市场的波动中重新得到体现。

Tema基金的首席投资官尤里·霍贾米里安(Yuri Khodjamirian)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生物科技股当前正面临估值修复的机遇。

“一个行业不可能永远处于低谷。”他坚信,并购活动的回暖、新药的上市以及行业的持续创新将成为推动2025年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他进一步指出,“当估值足够吸引人时,资金最终会回流到这个行业。”

医保改革带来的变数

特朗普胜选后,投资者普遍担忧共和党政府将在医保改革、药品价格管控等方面采取更为激进的政策,这导致资金大规模流出医疗健康领域,医疗保险公司、制药企业和生物科技股均遭受了抛售的压力。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2024年11月14日,特朗普宣布将任命小罗伯特·F·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为下一任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部长,这一消息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医保补助和奥巴马医改改革的担忧。

小肯尼迪以其反疫苗的立场而闻名。自选举日以来,他一直承诺将采取重大措施重塑国家公共卫生指南,并暗示将削减公共卫生机构的员工数量。

除了政策因素外,基本面因素也被认为是拖累医疗健康板块表现的重要原因。高盛医疗健康股票策略师阿萨德·海德尔(Asad Haider)提到,在美国经济保持稳健、科技股受到AI热潮推动的背景下,多数医疗健康行业却陷入了盈利下调的周期。保险公司的成本超出预期,制药公司因收购而增加了开支,而市场整体的资金流向则更加青睐于增长迅猛的科技股。

传统上,医疗健康股被视为经济放缓时期的避风港,但当前的市场环境却削弱了这一传统吸引力。瑞穗医疗健康专家贾里德·霍尔茨(Jared Holz)认为,监管、政治和竞争压力的持续存在使得医疗健康行业的抗跌属性减弱,其波动性已不再明显低于市场整体。

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医疗健康板块已成为标普500指数中资金流出第二大的行业,仅次于能源板块。

估值修复是否可期?

尽管市场对医疗健康行业的前景存在疑虑,但观察人士指出,医疗健康板块在过去曾多次经历过类似的政策冲击,并随着政策实际影响低于市场预期而逐渐修复。

以2016年特朗普上一次当选为例,当时市场普遍担忧其新政府可能废除奥巴马医改,导致医疗健康板块在大选后大幅回调。然而,由于立法难度高、国会博弈等因素,相关政策未能快速落地,医疗健康股在随后的数月内逐渐回升。

类似的情况也曾在2009年“奥巴马医改”推出前后发生过。当时,市场一度担忧行业监管趋严,导致医疗健康板块短期承压。然而,在政策落地后,该行业在2010年至2012年间却跑赢了标普500指数。

虽然此次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分析人士表示,共和党内部已出现分歧,特朗普政府能否真正推动医保改革仍存在不确定性。近期,药品福利管理行业的预算调整方案未能通过,也表明了政策落地的难度较高。

当前,医疗健康行业的市盈率较标普500指数低了20%以上,远超过去20年5%的平均折价水平。部分个股已具备吸引力,如果经济周期进入调整期,医疗健康板块或再次被视为防御性配置的选择。

海德尔建议,短期内最稳健的策略是关注那些能够提供稳定增长的个股。在这一逻辑下,礼来和Intuitive Surgical等公司成为了行业的领跑者。另一种投资思路则是关注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但仍具备稳定商业模式和可观股息的企业,如CVS Health和辉瑞。

值得一提的是,礼来在2024年的回报率达到了32%,其创新药物,如减肥药等,持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