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我国正积极响应全球绿色转型趋势,提供更多低碳环保的产品和技术,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绿色贸易发展迅速,我国已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其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和能力建设,深化国际合作。

我国正积极响应全球绿色转型趋势,不仅有必要,也具备能力提供更多低碳环保的产品和技术。这是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战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和数字贸易。当前,绿色贸易的迅猛发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绿色贸易不仅涉及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贸易,还涵盖研发、采购、制造、物流、营销等供应链环节的绿色低碳转型,强调贸易过程中的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绿色贸易的重视加深,我国正积极按照国际绿色标准,提供更多低碳环保的产品和技术。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22年,我国绿色贸易进出口总额显著增长,全球占比也稳步提升。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绿色贸易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为了夯实绿色贸易的顶层设计,我国正在完善绿色贸易发展促进政策,制定绿色贸易体系建设框架路线图,明确“双碳”目标和主要举措。同时,加强绿色贸易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制定相关标准,形成有利于绿色贸易发展的制度环境。此外,还出台了更多优惠政策,减轻外贸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成本压力。

在加强绿色贸易能力建设方面,我国正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和新兴产业低碳高起点发展。同时,探索建立进出口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体系,鼓励链主企业将绿色低碳纳入采购标准,带动供应链各环节企业优先采用环境友好型材料和技术。此外,还建设了多个绿色经贸合作示范区、绿色贸易发展示范区等开放平台,加快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新赛道。

为了深化绿色贸易国际合作,我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和新议题谈判,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体系。同时,加强绿色产业链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绿色重构,推动碳标签、绿色电力等绿色产品认证标准的国际合作和互认。此外,还加快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扩大绿色国际合作“朋友圈”。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