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提交的气候变化报告显示甲烷排放占比高,生态环境部发布低浓度瓦斯利用CCER项目方法学,加强甲烷减排,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

2023年底,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交的最新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中,甲烷占比达11.4%,总量为13.4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这一数据凸显了甲烷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角色。

2024年1月3日,中国生态环境部联合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关于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公路隧道照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项目的方法学。这是继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等首批CCER项目方法学之后的第二批发布,标志着中国在温室气体减排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

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甲烷体积浓度低于8%的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CCER—10—001—V01)》方法学。该方法学不仅将甲烷这一温室效应最强的气体纳入CCER项目,为其绿色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还通过设定严格的范围限制,确保了项目的额外性。

甲烷,作为煤矿瓦斯的主要成分,具有无色、无味、易燃易爆的特性。当空气中的瓦斯浓度达到5%—15%时,易发生爆炸。因此,瓦斯矿井必须严格控制空气中的瓦斯浓度。然而,由于技术难度和经济因素,低浓度瓦斯仍存在直排现象。实际上,甲烷的温室气体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对气候变暖的贡献率高达三分之一。

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国积极采取行动。新修订的《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于202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提高了煤层气(煤矿瓦斯)的排放控制要求,并引入抽采纯量作为判定指标。这一政策环境为CCER方法学的公布和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全球范围内也在积极应对甲烷排放问题。2023年,中美两国在气候合作声明中将甲烷列为重点合作领域,计划开展政策对话、技术解决方案交流和能力建设等活动,共同推动甲烷减排。

作为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CCER通过市场机制促进温室气体减排,为减碳提供经济价值实现路径。此次将低浓度瓦斯纳入CCER项目,旨在以气候经济价值的手段进行产业激励,推动甲烷气体的减排。

据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福宝介绍,我国煤矿瓦斯资源分布广、储量大,但利用率不到50%。每年无法利用的瓦斯中,大部分是低浓度瓦斯和更低浓度的风排瓦斯。因此,引入CCER项目对于提高煤矿瓦斯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