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日早间,《金融时报》发布两篇重要稿件称央行有充足工具箱应对汇率贬值,计划新增发行离岸人民币央行票据。受此提振,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收复7.35关口。文章还分析了2025年支撑人民币汇率的积极因素,并展望了未来走势。


  近期,人民币汇率再次成为市场焦点。

  今日早间,《金融时报》官微突然发布了两篇重要稿件,分别为《多方面积极因素将支撑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和《央行明确释放稳汇率信号》。文章指出,中国人民银行拥有充足的工具箱和丰富的经验来应对人民币汇率贬值,能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同时,据第一财经报道,1月6日,有接近央行的人士透露,鉴于近期海外投资者对高等级人民币债券的强烈需求,人民银行计划于1月在香港新增发行离岸人民币央行票据,旨在加大离岸市场高等级人民币债券的供给力度。预计此次发行规模将远超以往单次最大规模,此举也进一步彰显了央行维护汇率稳定的决心。

  受上述消息提振,今日早盘,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成功收复7.35关口,日内涨幅超过100点。

  突发报道

  今日早间,人民币市场迎来重磅消息。《金融时报》官微接连发布了两篇重要文章,分别为《多方面积极因素将支撑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和《央行明确释放稳汇率信号》。

  文章深入分析了2025年支撑人民币汇率的积极因素。首先,我国宏观经济基础将更加稳固,随着2024年9月以来一系列增量支持措施的逐步见效,以及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近期的重大决策将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劲动力,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其次,我国国际收支将保持平衡。2024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9%,货物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8.4%。近年来,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和韧性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我国经常账户将保持顺差,为外汇供求平衡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我国外汇市场也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市场参与者的交易行为更加理性,经营主体的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得到增强,为外汇市场的稳健运行和外汇供求平衡提供了重要的微观基础。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新闻稿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新闻稿都强调了稳汇率的重要性,同时有媒体报道称央行将新增发行香港人民币央票,这些都体现了央行维护汇率稳定的坚定决心。

  在上述积极因素的推动下,人民币汇率开始升值。今日早盘,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成功收复7.35关口,日内涨幅接近100点。今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876,上日夜盘报收7.3216。

  未来展望

  那么,人民币未来的走势将如何演绎呢?

  中信证券认为,短期来看,由于美元已经对降息预期、特朗普上台以及潜在关税风险等因素进行了较多定价,美元指数缺乏进一步上行的动力。近期央行在中间价报价、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等方面加大了稳汇率政策的力度,同时全球重要央行的议息会议均已结束,国内政策也进入了空窗期。因此,预计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将在7.3附近波动。

  展望2025年,美元指数可能维持高位震荡,而潜在的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等外部扰动因素将是人民币汇率面临的最大风险。然而,其中也可能存在预期差,例如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幅度和节奏可能不及预期,或者中美能够积极展开经贸磋商以有效缓和市场情绪等,这些因素都可能阶段性地支撑人民币汇率的表现。此外,2025年内部因素仍有望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一方面,考虑到直接投资账户和证券投资账户的压力,预计央行维护汇率稳定的决心较强,相关政策也有望继续加码;另一方面,中美利差深度倒挂对2025年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有限,国内降准、降息等操作可能与其他增量政策共同助力基本面修复回升。

  兴证研究则指出,展望1月份,春节前人民币有望保持稳定。如果特朗普在正式就任后当即宣布加征关税,那么压力可能在春节后释放;反之,如果未提及此事,人民币可能阶段性利空出尽,随美元指数回落而反弹。一方面,春节前市场交易清淡,事件冲击可能放大短期波动;另一方面,从历史经验来看,春节后人民币整体变盘释放前期压力的可能性较大。从衍生品市场来看,长期限掉期点下行的压力减弱,期权隐含波动率预计将继续反弹。

(文章来源: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