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负电价现象频发,储能问题亟待解决
AI导读:
随着风能和太阳能的快速扩张,欧洲国家负电价现象愈发频繁。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负电价时长屡创新高,储能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扩大储能技术应用规模、加强电网灵活性调控等成为解决方案。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在欧洲国家迅速扩张,导致负电价现象愈发频繁。2025年第一个交易日,德国因风能发电量远超需求,电价跌破零,并持续了4个小时,再次引发市场关注。
回顾2024年,欧洲多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负电价时段。据欧洲电力交易所数据显示,德国负电价时长高达468小时,同比增加60%;法国负电价时长翻倍至356小时;西班牙则首次出现负电价现象,累计达247小时。这一系列数据表明,负电价已成为欧洲电力市场的新常态。
负电价现象并非电力供应过剩的直接反映,而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所带来的“消纳问题”。当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过需求时,发电商不得不向用户付费以消耗多余电力。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电力市场,其可再生能源发展尤为迅速。2023年,德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达17GW,总装机容量接近170GW,同比增长12%。其中,光伏发电量几乎翻了一番,成为可再生能源增长的主要动力。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3年欧盟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总额接近1100亿美元,同比增长6%以上。这一增长部分归因于俄乌冲突后欧洲对能源安全的担忧,以及对可再生能源的日益重视。
负电价现象在欧洲多国频发,不仅限于德国。荷兰、西班牙、丹麦等可再生能源普及程度高的国家也频繁出现负电价。随着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容量的快速增长,负电价持续时长屡创新高。
储能问题是导致负电价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电力商品具有无仓储性,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导致电量爆发时段与用户需求量不匹配。因此,扩大储能技术应用规模、加强需求侧响应、提高电气化水平等成为解决负电价问题的关键。
多家机构呼吁,为维持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盈利水平,应扩大储能技术应用规模,加强电网灵活性调控,提高工业、运输、供暖等部门的电气化水平,并扩大绿氢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应用。
此外,电池储能项目可以利用峰谷价差实现盈利,这也为具有灵活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了更多吸引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欧洲负电价现象有望得到缓解。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