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俄罗斯停止通过乌克兰向欧洲供应天然气,可能在欧洲引发连锁反应。此次“断气”风波不仅影响欧洲能源供应,还涉及地缘政治博弈,预示全球能源格局将发生深刻变革,美国或成最大赢家。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2025年1月1日发布声明,宣布由于过境协议到期,自莫斯科时间1日早8时起,将终止通过乌克兰向欧洲输送天然气。同日,乌克兰能源部也证实,基辅时间1月1日早7时,乌克兰已停止俄罗斯天然气的过境输送服务。

此次俄罗斯停止通过乌克兰向欧洲供应天然气,可能在欧洲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形成“三家输,一家赢”的复杂局面。

俄乌“断气”风波,欧洲能源格局受影响?

长期以来,俄罗斯通过一条跨境输气管道,将西伯利亚北部所产的天然气经乌克兰输送到斯洛伐克、捷克、匈牙利、奥地利等国。这些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天然气供应高度依赖,因此“俄气时代终结”的消息给这些国家带来了重大担忧。

然而,也有分析认为,此次“断气”对欧盟消费者的价格影响不大,与2022年因俄罗斯供应下降导致价格飙升的情况不同。欧盟委员会发言人也表示,欧盟已为此次协议终止做好准备,认为该协议终止对欧盟天然气供应安全“影响有限”。

但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的反应却透露出不同的信号。为了“续气”,菲佐于2024年12月22日突访俄罗斯并与普京会晤,成为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第三位到访俄罗斯的欧洲国家领导人。菲佐甚至表示,如果乌克兰“关闸”,斯洛伐克将考虑停止向乌提供电力供应。

斯洛伐克之所以反应如此强烈,是因为俄乌冲突以来,乌克兰管道在俄输欧天然气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一年约500亿立方米的对欧天然气供应中,乌克兰管道承担了150亿立方米的供气量。斯洛伐克作为乌管道供气的主要受益方之一,高度依赖这条管道获取俄罗斯天然气。

除了斯洛伐克,摩尔多瓦也在此次“断气风波”中受到波及。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鉴于摩尔多瓦天然气公司长期欠费,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暂停对摩尔多瓦供应天然气。摩尔多瓦已宣布进入冬季能源紧急状态。

乌克兰“关闸”背后,多重因素交织

俄乌冲突已持续近3年,乌克兰为何在此时执意“关闸”?分析认为,这背后有多重因素交织。

首先,政治和国家安全因素是乌克兰此举的重要原因之一。俄乌因交战断交,乌克兰将“关闸”视作减少俄罗斯获得财政和战争资源的必要手段。

其次,协议到期也是乌克兰“关闸”的契机。乌克兰其实早就想“关闸”,但考虑到欧盟对乌的援助以及不对欧洲经济构成压力等因素,一直没有行动。此次协议到期,乌克兰得以以一种合理体面的方式结束与俄罗斯的合作。

此外,乌克兰还想借此机会对“亲俄”国家“施以颜色”。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与俄罗斯维持商业联系,反对欧盟制裁俄罗斯。乌克兰方面显然是想让这些国家在对乌克兰的立场上出现进一步的变化。

最后,乌克兰还希望增加筹码,获得美国更多支持。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上台后,俄乌走向和谈的可能性增加。为了确保美国能够持续全面给乌克兰提供各种支持,尤其是军事援助,乌克兰通过切断与俄罗斯的能源联系来向特朗普示好。

美国坐收渔翁之利,全球能源格局生变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追随美国对俄罗斯能源产品施加多轮制裁,并制定了在2027年前与俄罗斯“能源脱钩”的目标。然而,这一系列政策却让美国成为了最大赢家。

奥地利业内专家预计,短期内天然气价格将上涨。鉴于目前欧盟天然气价格本就比俄乌冲突爆发前高出很多,即使不再出现价格飙升的情况,哪怕10%的上涨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如果俄乌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天然气过境问题,除了乌克兰将损失过境费、俄罗斯将失去收入外,部分欧盟成员国也将进一步受到能源短缺的压力。而美国却从中坐收渔利,欧盟国家被迫高价向美国购买液化天然气(LNG)。

分析指出,乌克兰停止转运俄罗斯天然气不仅是一场简单的能源纷争,更是一场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这预示着未来全球能源格局将发生深刻变革。

美国不仅实现了能源进入欧洲的计划,还借此机会加强了对欧洲能源市场的控制,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欧洲地缘政治中的影响力。未来,美国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这对俄罗斯和欧洲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文章来源:海报新闻,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