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修订的《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已表决通过,将于2025年2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旨在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强化硬实力,加强航运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陈梦娜)近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布,新修订的《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正式出台。该《条例》是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为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特别是“全面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立法举措,于2024年12月31日由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自2025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共六章四十条,旨在明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新阶段的总体目标,即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提升高端航运服务水平,深化智慧绿色航运合作,营造国际一流航运发展环境,以建设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同时,从提升发展能级的角度出发,对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统筹航运发展和安全、实施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强国内国际交流合作、提升航运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

为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条例》从规划和建设入手,强化国际航运中心的“硬实力”。明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要求,统筹保障航运中心建设用地和水域等资源需求,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和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提升枢纽功能,推动构建高效、绿色、畅达的集疏运体系,提升综合运输效率。

在航运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条例》聚焦服务短板,加强体系建设,提高航运资源全球配置的“软实力”。从航运基础服务、高端航运服务、航运要素集聚三个维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船队、提升沿海捎带业务便利度、打造国际一流邮轮运营中心、支持开展航运运价、数据、碳排放权和绿色燃料等交易业务、提升航运金融服务专业化和便利度、推动航运保险和再保险协同发展等。

为争取航运发展新赛道上的主动权,《条例》还明确支持航运领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促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推动航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航运贸易便利化水平,建设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机场,推进航运领域新能源、绿色燃料的示范应用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条例》还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保障能力。依法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优化口岸监管措施,在入境口岸设立综合服务窗口,提供多语种、一站式服务。加强航运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复合型航运人才培养,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构建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安全监管体系。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