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券商加速抢滩中国市场,展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AI导读:
自2018年以来,外资券商加速进入中国市场,首家外资独资新设券商已开业。尽管面临入场较晚和本土化挑战,外资券商仍积极谋求独资地位,抢滩中国市场。但业绩表现尚未明显起色,文化差异和合规要求也是其面临的挑战。
自2018年中国正式放宽外资对证券公司股权比例的限制以来,至2024年,首家外资独资新设券商已成功开业,标志着国内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步伐显著加快。截至2024年底,外资独资券商数量增至4家,另有8家合资券商被外资控股,其中3家外资持股比例已超90%。尽管入场较晚且本土化面临挑战,外资券商仍对中国近12万亿的证券市场充满兴趣,积极寻求独资地位。
2024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重要里程碑,渣打证券和法巴证券相继在北京注册成立,成为新设外商独资券商。加上此前变更为外资独资的高盛(中国)证券和摩根大通证券,外资独资券商阵营扩大至4家。同时,还有8家外资控股合资券商在华运营,其中摩根士丹利证券、星展证券、汇丰前海证券外资持股比例接近或超过90%。
2024年12月,星展证券外资持股比例增至91%,摩根士丹利证券也增至94.06%。此外,瑞银证券的33%股权被挂牌出售,市场猜测瑞银集团或将借此机会实现独资。证监会官网显示,截至2024年底,仍有10家拟设外资/合资券商在等待审批,其中花旗证券和瑞穗证券计划独资设立。
然而,外资券商在华展业情况并不理想。根据Wind数据,2023年,仅5家外资/合资券商实现盈利,营收方面也只有两家突破十亿元。外资券商主要获批经纪、投行、资管、自营四大基础业务牌照,交易类业务并非其优势。为丰富业务种类,外资券商积极申请更多业务资格,如高盛(中国)证券获批公募基金销售业务资格,汇丰前海证券获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
文化差异和合规要求也是外资券商本土化过程中的挑战。某外资控股券商需同时满足中国和总部监管要求,导致审核流程拉长。此外,沟通工具、语言障碍等问题也影响效率。尽管如此,外资券商仍持续抢滩中国市场。证监会副主席李明表示,证监会正不断提升外资机构来华展业便利度,已取消外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表示,瑞银对中国金融市场未来充满信心,将继续进行战略性投资。摩根大通证券总经理也表示,外资券商的主要职责是帮助海外投资者更了解中国市场,引领国际投资进入国内市场。目前,仍有10家外资或合资券商正在排队争取内地展业资格,但严监管背景下,成功新设券商难度加大。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