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美债风险再引关注
AI导读:
惠誉将美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下调至AA+,引发美国官方反对。耶伦指责惠誉基于过时数据,但市场人士认为此举合理。美国经济面临美债规模膨胀、通胀高企等问题,惠誉预测美国经济将陷入轻度衰退。
日前,国际知名评级机构惠誉宣布将美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A下调至AA+,此举迅速引发美国官方的强烈反对。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指责惠誉的决定“武断”,并声称其基于“过时数据”。然而,耶伦的言论却意外地与部分市场观察者的看法不谋而合,他们认为国际评级机构早应对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进行调整。
耶伦所谓的“过时数据”指的是当前美国经济和财政状况的改善。然而,这一观点并未能掩盖美国国债规模持续膨胀的事实。相比之下,惠誉今年早些时候下调法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时,法国政府并未采取激烈反应,而是承诺继续进行结构性改革。
数据显示,美国国债总额占GDP的比例已突破120%,并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继续攀升。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到2052年,这一比例将达到惊人的185%。与此同时,法国国债占GDP的比例约为111.6%,且国债总额不足3万亿欧元。
美银策略师迈克尔·哈特奈特警告称,美国国债的膨胀趋势不可持续,灾难性的财政政策将带来严重后果。他指出,仅从债务规模和账面偿付能力来看,美国的财政状况甚至不如法国。
此外,美国经济还面临着滥用美元霸权带来的隐患。新冠疫情期间,美联储实施“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配合白宫推出大规模刺激计划,导致通胀高企。为遏制通胀,美联储自去年3月以来已累计加息11次,幅度达525个基点。这种“急转弯”式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国国债收益率经历了剧烈波动,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
在这一过程中,美债规模加速膨胀,财政状况恶化,投资者持续亏损。然而,美国却通过牺牲财政可持续性换取巨大流动性,稳住了消费和投资,实现了短期经济复苏。但这种做法无疑是在透支未来,加剧了美债的长期风险。
回顾历史,2011年8月,标准普尔公司也曾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AA+。如今,惠誉的再次行动再次提醒市场:被长期视为“避险资产”的美债在美国弊政的作用下,其长期风险正在不断放大。
然而,拥有美元霸权的美国似乎并不打算改变其财政政策。尽管此次评级下调被视为美国财政管理上的一个污点,但惠誉此举不太可能迫使美国政客大幅调整财政政策。惠誉预测,信贷条件收紧、商业投资减弱以及消费放缓将导致美国经济在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陷入轻度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预测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
对此,《华尔街日报》社论指出,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特权并非与生俱来。如果市场察觉到美国在政府治理或履行金融义务能力方面出现更广泛的下滑,这种特权可能会瞬间消失。因此,美国必须认真对待其财政问题,否则将面临更严重的后果。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