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券商加速抢滩中国市场
AI导读:
外资券商加速抢滩中国市场,自2018年放宽外资对证券公司股权比例限制以来,外资独资证券公司数量增至4家,仍有10家外资或合资券商正在排队争取内地展业资格。尽管面临挑战,外资券商仍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自2018年中国正式放宽外资对证券公司股权比例的限制以来,外资券商在国内市场的参与度显著提升,至2024年底,已有4家外资独资证券公司开业运营,同时,还有8家合资券商实现了外资控股,其中3家的外资持股比例甚至高达90%以上。尽管面临着入场较晚和本土化难题,外资券商依然对中国市场充满热情。
2024年3月23日,渣打证券作为首家新设外商独资券商在北京正式开业,随后法巴证券也于7月16日注册成立。加上此前的高盛(中国)证券和摩根大通证券,外资独资券商的数量增至4家。与此同时,还有摩根士丹利证券、星展证券和汇丰前海证券等外资控股合资券商,在中国市场积极展业。
外资券商的迅猛扩张,得益于中国监管政策的不断放宽。自2018年监管明确放开外资控股合资券商的限制以来,外资券商在中国的发展步入快车道。截至2024年12月27日,仍有10家拟设外资或合资券商在等待监管审核,其中包括花旗证券和瑞穗证券等。
然而,外资券商在华展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由于入场较晚,且面临着文化差异和本土化难题,外资券商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根据Wind数据,2023年,仅有5家外资或合资券商实现了盈利。此外,外资券商在业务种类和牌照申请方面也受到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外资券商正在积极寻求更多业务资格,以提供更加综合性的金融服务。高盛(中国)证券成功获批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汇丰前海证券获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摩根士丹利证券也获批增加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同时,外资券商还在努力适应中国市场的文化差异和监管要求,以提高业务效率和竞争力。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202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上表示,证监会正在不断提升外资机构来华展业便利度,包括取消外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等。这一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外资券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胡知鸷表示,瑞银对中国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和机遇充满信心,将继续进行战略性投资。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总经理余学勤也表示,外资券商的主要职责是帮助海外投资者更了解中国市场,并引领国际投资进入国内市场。随着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外资券商的角色将更为重要。
然而,一张内地的展业牌照对于外资券商来说仍然十分稀缺。目前仍有10家外资或合资券商正在排队争取内地展业资格。在严监管的行业背景下,外资券商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在中国市场立足并发展壮大。
![](https://www.yxiu.cn/files/20241231/1735660714053.jpg)
![](https://www.yxiu.cn/files/20241231/1735660714130.jpg)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