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2025年投资策略出炉,看好中国经济复苏与A股机会
AI导读:
多家国际顶级投资机构发布2025年投资策略,看好中国经济复苏前景及A股市场机会,重点关注科技、消费和股东回报等主题。
近期,多家国际顶级投资机构纷纷公布了其2025年的投资策略。在外资机构眼中,中国政府近期实施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已开始显现成效,预期未来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放大,中国经济有望在明年继续保持上行趋势,为资本市场带来提振。
富达国际多资产投资管理全球主管Matthew Quaife表示,中国正迎来政策转折期,积极探索稳健且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新模式将更加侧重于国内消费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特别是新兴产业,正在稳步升级,资本支出和外部需求的上升为整体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尽管消费尚未完全恢复,但中央政治局会议在2024年底释放的政策转向信号,表明了政府提振内需的决心,包括稳定房地产行业、缓解地方政府债务、提振股市和消费者信心等措施。
景顺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Kristina Hooper指出,中国经济相关的刺激政策将是影响未来经济增长预期的关键因素。她预计,2025年中国政府将继续提供财政政策支持,并可能推出更多有针对性的财政措施,这将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自2024年9月以来,一系列增量措施对释放消费潜能至关重要,有助于进一步提振中国金融市场,点燃经济增长加速的预期,从而对全球经济及股市产生正面影响。
瑞银资产管理在2024年终报告中强调,中国在全球分散投资策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瑞银资产管理全球投资总监Barry Gill表示,无论是政策刺激还是企业的资本配置决策,中国都有潜力在多个方面给投资者带来惊喜。
在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的预期下,外资机构认为A股优质公司有望实现估值修复。施罗德基金固定收益总监单坤指出,通过加速培育新经济模式的驱动力,并强调内循环的重要性,许多结构性的行业和个股的投资机会有望浮现。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杜猛表示,A股优质公司已摆脱低迷情绪的束缚,预计2025年将迎来估值修复与业绩增长的双重提升,即“戴维斯双击”。
具体来看,科技、消费和股东回报等主题受到了外资机构的重点关注。瑞士百达资产管理多元资产高级投资经理郭韶瑜表示,中国优秀的互联网、平台类和消费类企业在过去几年表现出色,预示着未来这些企业可能获得更好的估值。富达国际基金经理Jochen Breuer建议,偏好亚洲区域的投资者可关注必需消费品板块,这类企业更聚焦于国内市场并具有防御属性,估值较其他行业更具吸引力。同时,房地产板块也存在机会,投资者可关注拥有可持续租金收入的物业所有者。
高盛同样看好消费主题,认为明年整个投资策略应以消费为主。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还指出,股东回报是另一个重要主题,预计明年所有中国上市公司给股东提供的现金回报总量将超过3万亿元。关注那些派息和回购较多的公司,可以在股票市场中获得额外收益。
摩根士丹利也关注股东回报方向,建议采取防御性策略,高配电信和公用事业板块,低配消费和房地产板块。同时,将银行和医疗保健的评级从低配升级到持有。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同样看好消费领域,建议关注食品饮料、房地产、医药等行业,以及与内需消费升级相关的服务消费行业、品质必需消费与潮玩可选消费行业。此外,还建议关注周期品行业,尤其是钢铁、煤炭、铝等,以及科技景气题材机遇。
摩根资管则看好科技板块。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权益成长组组长郭晨认为,经济企稳后,科技板块更具潜力。半导体、新能源、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领域值得关注,而核心聚焦点在于AI技术的发展。联博基金投资总监朱良指出,若中国市值管理治理结构改革能够长期化、制度化,将对市场产生正面推动作用。在低利率环境下,若公司不断提升分红比例且业绩稳定,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回归资本市场,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可投资性。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