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应用加速拓展:工信部规划万座5G工厂,产业链龙头受关注
AI导读:
工信部规划到2027年建设1万个5G工厂,推动5G+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入实体经济。5G应用生态加速成熟,已在多行业发挥重要作用。机构高频调研5G产业链龙头股,关注其发展潜力。
5G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其广度,并加速规模化发展,展现出“绽放”的态势。
工信部明确目标:2027年建成1万个5G工厂
近期,工信部发布了《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到2027年,“5G+工业互联网”将深度融入实体经济的关键领域,全面提升网络设施、技术产品、融合应用、产业生态和公共服务五方面的能力。计划建设1万个5G工厂,并推动不少于20个城市成为“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负责人在解读该方案时指出,“5G+工业互联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但面临产业供给不足、综合应用成本较高等挑战。同时,5G-A技术的快速落地、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赋能以及工业5G独立专网的积极探索,为“5G+工业互联网”带来了新机遇。
工业互联网已成为5G应用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卿表示,“5G+工业互联网”不仅为5G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工业互联网的进步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5G应用生态加速成熟
5G产业链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涵盖了芯片制造商、设备供应商、网络运营商和应用开发者等多个环节。目前,5G融合应用已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发挥重要作用,覆盖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67个,累计应用案例超过9.4万个,显著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中国5G网络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从全球率先实现5G独立组网(SA)网络规模商用,到前瞻布局载波聚合、5G轻量化、通感一体等技术的试验验证和商用落地,再到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提升5G网络质量,创造性开展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报告,2023年,中国以5G为代表的移动生态系统创造了约800万个就业岗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显示,5G商用五年来,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约5.6万亿元,间接带动约14万亿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指出,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引领性技术,也是数字经济的关键引擎,全球范围内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中国,5G融合应用的多种生态已初步形成,发展态势良好,但规模化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随着行业市场的逐步拓展,5G在C端的应用有望迎来指数级增长。他建议市场各方在完善供给能力的同时,加速可穿戴设备等新终端的普及,加强数字内容供给体系和能力建设。
机构高频调研5G产业链龙头股
据数据宝统计,A股市场涉及5G概念的股票达400只,截至12月30日收盘,这些概念股的合计A股市值达到6.62万亿元,其中7家公司的A股市值超过千亿元,包括中国电信、工业富联、立讯精密、中国联通、中兴通讯、中际旭创和中国移动。
今年以来,39只5G概念股获得了机构12次以上的调研,月均至少调研1次。多只产业链龙头股入围,如深南电路、顺络电子、沪电股份、捷捷微电和唯捷创芯等。其中,深南电路年内累计获调研78次,成为机构调研最频繁的公司之一。该公司表示,其PCB业务具备HDI工艺能力,主要应用于通信、数据中心、工控医疗、汽车电子等下游领域的部分中高端产品,并已具备包括WB、FC封装形式全覆盖的BT类封装基板量产能力。
从业绩角度看,过去三年(2021年至2023年)及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的5G概念股有21只。截至12月30日收盘,这些概念股中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的有9只,包括杭叉集团、亨通光电、神州泰岳、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杭叉集团滚动市盈率最低,为12.09倍。该公司主要从事叉车等工业车辆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已建设了基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等技术为支撑的智能超级工厂。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5.73亿元,同比增长21.2%。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