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渥克专访:剖析全球经济风险与中美经贸关系
AI导读:
米歇尔·渥克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剖析全球经济风险、美国大选后的贸易战威胁、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以及中国市场化改革等问题,为全球经济和中美经贸关系提供独到见解。
2024年,全球局势动荡不安,俄乌冲突持续、中东战火重燃、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再次赢得大选、美联储步入降息周期……世界在重重不确定性中艰难前行。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哪些“灰犀牛”?特朗普重返白宫将带来何种影响?中美经贸关系将走向何方?中国经济如何克服重重困难?近日,古根海姆学者奖得主、“灰犀牛”概念提出者米歇尔·渥克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独家专访,就全球经济风险、美国大选后的贸易战威胁、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以及中国市场化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渥克指出,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灰犀牛是气候、宏观经济和金融脆弱性以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她强调,世界未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正在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加剧了食品通胀、政府预算压力、房地产估值、保险资本化和覆盖范围、水资源短缺、健康、供应链中断、被迫迁移等问题。同时,宏观经济脆弱性包括巨额私人和公共债务过剩、资产泡沫、过度金融化的经济体等问题。
在谈到美国大选后的贸易战威胁时,渥克表示,地缘政治压力可能会使气候和经济问题变得更加难以应对。她认为,美国希望回到其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主导地位不受公开质疑的时代,但世界已经改变,全球治理也应随之改变。她呼吁全球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对于特朗普胜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渥克表示担忧。她认为,特朗普的政策处方是滞胀和不确定性的根源,他的关税和驱逐出境政策具有高度的通胀性。同时,特朗普经常改变主意,情绪化决策,征收了所谓的“不确定性税”,拖累经济增长。此外,特朗普还可能推动更多投机性资产的投资,加密货币政策充满不确定性。
在谈到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时,渥克表示,尽管特朗普认为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是“好的政治”,但中美紧张关系的情况也并非不可能过去。她认为,要取得积极成果,就需要卓越的外交智慧和牢固的商业关系。她建议中国企业进一步加深与美国商业伙伴的关系,同时积极探索同世界其他国家建立投资机会和商业伙伴关系。
对于中国最近提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渥克表示支持刺激内需的目标,但强调需要持续评估政策是否发挥了预期作用。她认为,鼓励和支持经济适用房和医疗保健的举措是支持国内需求的明智策略,同时建议将债务减免与化解隐形债相结合,缓解财务压力。
在谈到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未来时,渥克强调风险定价在市场化改革中的重要性。她认为,金融资产价格应该准确反映风险以及相关公司或国家的价值,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金融资产价格脱离了现实。她建议扩大医疗和退休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们提供更大的“风险保护伞”,同时支持终身学习,培育公民和公司所需的人力资本。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