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帕克太阳探测器成功抵达距离太阳表面608万千米的位置,创下新纪录,为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太阳观测数据,有助于加深对太阳的理解并预测空间天气事件。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28日报道,该机构的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4日成功抵达距离太阳表面608万千米的位置,这一壮举刷新了人造物体接近太阳表面的新纪录。27日,探测器传回的信号显示,其已成功经受住了太阳表面极端高温和辐射的考验,目前运行状况良好。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应用物理实验室(APL)作为帕克太阳探测器的建造和运营方,对此次探测任务表示高度满意。探测器与太阳的近距离接触,使得科学家能够对太阳进行更为精确和深入的科学测量,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这颗恒星的理解,还能为预测可能影响地球生命的空间天气事件提供重要依据。

在探测过程中,帕克太阳探测器以惊人的约69万公里/小时的速度穿越太阳大气层,这一速度超越了此前任何人造天体的移动速度,足以在一分钟内从美国华盛顿飞抵日本东京。这一速度的实现,得益于探测器先后7次借助金星引力进行加速,从而得以更近距离地观测太阳。

为了保护自身免受太阳日冕极端高温的侵袭,帕克太阳探测器采用了先进的碳泡沫隔热罩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探测器能够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稳定工作,为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太阳观测数据。

APL团队表示,帕克太阳探测器飞越日冕的壮举,有望帮助科学家解决一系列有关太阳的谜团,包括太阳风的起源、日冕为何比位于其下的太阳表面更热、以及日冕物质抛射的形成机制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太阳物理学和空间科学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自2018年发射以来,帕克太阳探测器已经提供了大量有关太阳的数据,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家对太阳的认知。例如,探测器在2021年首次进入太阳大气层时,发现日冕外缘并非像此前认为的是一个光滑球形,而是布满了尖峰和低谷。此外,探测器还收集了大量数据,确定了太阳风中锯齿状结构的起源。

此次飞行是帕克太阳探测器计划中的三次创纪录“触摸”太阳的首次尝试。接下来的两次飞行将分别在2025年3月22日和2025年6月19日进行,届时探测器将再次挑战极限,为科学家提供更多有关太阳的宝贵数据。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经财经视角改编报道,旨在展示科技探索对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