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创新药企业出海形式多样,创新实力获海外市场认可。政策大力支持,出海模式多元化,为投资人开辟更多退出渠道。创新和国际化仍是投资核心,医药产业迎来转型升级历史机遇。

近期,中国创新药企业出海潮涌动,形式多样,涵盖新药海外获批、海外授权及研发合作等。企业创新实力获海外市场认可,出海态势百花齐放。在此背景下,中国生物科技企业需主动布局全球市场,利用全球资源,提供高效医药创新产品与服务,推动全球医药健康事业发展。

今年,国内创新药企业出海模式更加多元。海外授权模式频现,如济煜医药与RAPT Therapeutics达成独家许可协议,获得高额预付款及里程碑付款。NewCo模式掀起热潮,恒瑞医药等药企通过此模式剥离潜力管线,获得授权费用及新公司股权,助力产品商业化。此外,国内CXO公司积极出海,如药明生物和多禧生物与Aadi Bioscience达成合作协议。

并购成为创新药企业出海的关键词,多起海外药企收购中国药企案例涌现,为投资人开辟更多退出渠道,加速国内创新药企业全球化进程。同时,政策大力支持创新药产业发展,如北京市、上海市等地发布相关政策,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政府投资基金加快设立,市场环境持续向好,新设生物医药政府基金规模超555亿元。

在医保改革推动下,国内生物医药行业加快发展,双抗等新赛道优势显现。中国生物科技企业应积极推进全球协同的临床开发战略,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随着美国生物科技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生物科技企业需主动布局全球市场,提供更多优质医药创新产品与服务。

在投资策略方面,创新和国际化仍是核心,建议关注具备成长性和产业逻辑的细分领域,以及基本面改善且后续风险较小的创新药产业链标的。医药产业运行至高质量发展阶段,迎来转型升级历史机遇,整体发展趋势向好,配置价值较高。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