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达1800亿元,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估值。预计未来将出台更多稳增长政策,A股投资机会受关注,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和电动汽车行业。

  截至目前,今年北向资金净流入额已达到惊人的1800亿元,这一数字不仅彰显出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浓厚兴趣,更是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总额的一倍。多家外资机构纷纷表示,中国资产在经历近期的回调后,其估值在全球范围内已更具吸引力。

  MSCI亚太区股票研究部执行董事徐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近期海外投资者正纷纷重新布局中国在岸市场,他们期待从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以及A股与全球股市的弱相关性中,挖掘出潜在的投资机会。

  稳增长政策预期持续升温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同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全球通胀压力逐步缓解及货币政策紧缩周期接近尾声,全球经济虽会在短期内略为放缓,但随后有望迎来复苏。对于下半年的经济形势,他更为看好亚太市场,尤其是中国。他预计,中国未来可能会出台更多的稳增长政策,以更好地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6月中旬,政策利率迎来密集调降,公开市场操作(OMO)七天期逆回购利率、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赵耀庭认为,虽然此次下调对整个经济的推动作用可能有限,但更多还是要依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共同作用,如地方政府扩大基建投资、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适当放松第二套住房购房条件,或调整高科技制造业企业的税收政策等。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也表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将增强投资者对下半年经济增长和盈利复苏的信心。盈利势头的改善将继续成为中国股市的关键驱动力。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亚洲宏观经济研究主管陈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预计,下半年政府可能会出台更为精准的财政措施,如为消费者提供补贴等。他强调,他们对中国2023年GDP增长的预测暂时维持在5.5%不变。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同样预计,宏观政策将继续温和加码,以支撑经济增长。未来可能出台的政策支持包括:适度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增强财政和准财政扩张力度以提振基建投资、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提供临时信贷和资金支持、进一步小幅降息并加码信贷支持以配合准财政政策的扩张,以及对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进行重组或置换为成本更低的债务。

  汪涛预计,下半年消费活动将进一步温和复苏,房地产活动可能逐步企稳,经济增长环比动能或将有所回升。他预计三季度、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4.3%和4.8%,2023年全年GDP增速约为5.2%。

  中国股市估值吸引力显著

  赵耀庭进一步分析称,下半年欧美市场商业活动可能会放缓,欧美国家将继续处于货币政策紧缩周期。而中国则将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可能出台更多的财政政策。在此基准情景下,他比较看好优质企业的债券和结构性的债券;从股票角度来看,他尤其看好亚太地区,认为中国股票的估值极具吸引力。

  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也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程度正在不断提升,这对中国经济和上市公司都产生了积极正面的推动作用。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市场的深度、广度、流动性都较为充分,对海外各类投资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海外投资者的积极参与也有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并促进境内市场与国际接轨。

  在谈及A股的投资机会时,赵耀庭特别看好高端制造业,尤其是电动汽车行业。他指出,电动汽车行业最近获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如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以及商务部办公厅近日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的通知》等。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则认为,未来几个月,受益于更多针对性的支持性政策出台,投资者可以继续关注消费、互联网、材料和工业等直接受益的行业,同时还可以留意金融和公用事业等股息收益率较高的间接受益行业。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