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IMF发布的《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显示,亚太地区经济已开始从疫情衰退中复苏,但各经济体复苏速度不一,预计2020年亚太地区经济或萎缩2.2%,2021年将实现6.9%的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当地时间21日发布了《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指出亚太地区经济已开始从新冠疫情引发的衰退中逐渐复苏,但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复苏步伐存在显著差异。

报告详细指出,亚太地区经济在今年第三季度迈出了复苏的步伐。然而,由于各经济体内部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它们的复苏速度并不统一。IMF预测,2020年亚太地区经济可能会出现2.2%的萎缩,其中发达经济体将萎缩4%,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则将萎缩1.6%。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得益于第二季度经济的强劲反弹,全年有望实现1.9%的正增长,成为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

展望未来,IMF预计亚太地区经济将在2021年实现6.9%的增长。具体而言,发达经济体将增长2.8%,其中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将分别增长3%、2.3%和2.9%。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则有望实现8%的增长,其中中国和印度将分别以8.2%和8.8%的速度增长。尽管如此,到2021年底,亚太地区的经济产出仍将低于疫情前的预测水平。

报告还强调,亚太地区率先经历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并且多个经济体也率先从危机中复苏。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首先,在感染率较低时迅速采取公共卫生应对措施,以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其次,只有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在解封后继续实施相关政策(如检测和接触追踪)的情况下,才能逐步放松防控措施。最后,亚太地区多个国家实施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这对于降低经济成本、促进经济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图片链接已保留)